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3日讯 为积极推动国家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促进国际国内行业交流沟通,11月23日,以“应对新挑战 拥抱新技术 抓住新机遇”为主题的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主论坛在青岛高新区盛大启幕。
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工信厅、青岛市相关部门、青岛高新区领导及国内外企业代表出席。除现场参与外,本次大会还通过媒体平台全程直播,共吸引74.5万人次线上参会。
作为本次大会重要内容之一,活动现场举行了青岛市智能制造领域集中签约仪式和青岛高新区智能制造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同助力青岛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达成合作意向,正式签订《推进青岛市智能制造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贯彻落实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行动方案和工业互联网攻坚行动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浙商银行“融资、融物、融服务”的特色金融服务,利用专业服务团队、绿色审批通道,共同支持高端装备、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企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高新区管委与上电科机器人中心、上海中机联等6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作为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高新区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制造、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到配套服务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条,连续四年获评“金手指·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园”称号,新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提升青岛高新区在机器人和智能智造领域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数据可以直接展现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在本届大会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发布了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虽延续上年下降走势,但年销量仍连续第七年位居世界首位,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不会延续上年的下降走势,有望实现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增速将与总体基本持平。
为规范企业生产,促进企业新品研发,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还发布了《床椅一体化机器人通用技术规范》(CRIA 0001-2020)、《户外地面巡检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CRIA 0002-2020)、《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通用技术规范》(CRIA 0003-2020)、《正压防爆工业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CRIA 0004-2020)4项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截至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已发表联盟标准17项。
此次大会还发布了《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及《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工业机器人》,增进行业内外对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为政府部门制修订相关产业政策、标准法规,引导行业企业发展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届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是时隔5年后,大会与青岛的再聚首,不仅是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助燃剂”,更是对这片机器人产业培育热土的肯定。近几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强力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产业资源汇集、核心环节产业化,培育千亿级产业新生态。
青岛高新区作为科技部批准的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发展机器人产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条建链补链,高新区构建起机器人全链式产业布局。
目前,机器人龙头企业已在青岛高新区加速集聚,世界机器人排名前10的企业中,已有ABB、KUKA、安川、发那科、那智不二越、新松等6家落户,机器人“四大家族”齐聚,已累计引进一百余个机器人产业链项目,占青岛市机器人企业的80%以上,产品涉及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关键部件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通过本届大会,青岛高新区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环境优良、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加强机器人行业和用户行业的协合作同,促进青岛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张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