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科技为人民服务”这一基本原则

汪昌莲

地产圈热议的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在南京有了新进展。有消息称,南京已有多家售楼处接到相关部门电话通知,要求拆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大数据应用带来了机遇与便利,也带来了用户对自身隐私安全的担忧。比如,购物时“刷脸”支付、用手机时“刷脸”解锁,进小区时“刷脸”开门,坐高铁时“刷脸”进站。特别是,一些房企为了所谓的“分销模式”,暗中在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未经消费者同意就抓拍其人脸照片。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势必会造成数据泄露,这当然让人们忧虑。南京率先要求售楼处拆除人脸识别系统,在个人隐私保护上开了个好头。

据《2019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报告》显示,37.4%网民认为网络个人信息泄露非常多和比较多,58.75%的公众网民表示曾遇到个人信息被侵犯。另据《人脸识别应用公众调研报告(2020)》显示,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有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已因人脸信息泄露、滥用而遭受隐私或财产损失。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前不久,94岁老人被抬进银行做人脸识别的事儿,就显露出科技运用对人缺乏必要的尊重,究其实质还是人对人缺乏尊重。再以老百姓办理公交卡为例,就算刷卡技术既方便又成熟,公交车上还是为现金购票者留着一个投币箱,这是一种人性化处理。须知科技是为人服务的,如果在盈利逻辑和科技进步面前,人们的选择面不是越来越宽,而是日益生活在必然性之中,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恐怕会背道而驰。

如同近段时间倡导的“智慧化不能忘记适老化”一样,下一步,或许可以通过更多的个案,推动数字产业规范发展和个人权利保护工作,充分兼顾好创新、效率、人性和安全这几个价值目标。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