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青岛市出台《青岛市打造农业“国际客厅”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组织实施农业“国际客厅”建设,加快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培育形成千亿级产业链,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2月5日,青岛农业“国际客厅”在西海岸新区启用,这个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外合作新平台,以开放的姿态正式开门纳客。
同步推进
试运行即有313家企业进驻
展品琳琅满目,花朵次第盛开。在西海岸新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4880亩的青岛农业“国际客厅”核心区内,一路走马观花,一期国际农业会展交易中心、超级植物工厂、国际农业双创交流中心3个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在国际客厅工程的建设中,我们采取了边建设、边招商、边试运行的方式,加快建设进度,有65家企业、6家协会和联盟团体、313家企业成员积极参与,陆续进驻客厅。”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对外合作处处长何明介绍,通过整合国内外企业、技术资源,更好地将全球化农业资源进行调配,促进项目快速落地。
记者了解到,青岛农业“国际客厅”核心区将加快二期国际农业博览园、农产品加工中心、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功能区建设。预计2022年全部建成后,形成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先导区、国际现代高新农业示范区,形成辐射黄河流域、东北亚,在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农业合作交流中心。
外商点赞
西海岸农业蜕变令人感叹
在超级植物工厂的温室里,意大利马斯奇奥集团中国公司的市场部和出口部经理RANZATO Diego被各色蝴蝶兰花卉吸引驻足。“国际客厅的启用和项目签约都让人印象深刻,让人们看到了青岛各级政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RANZATO Diego表示,马斯奇奥公司是全球著名的农业机械专业制造商,可以为用户提供全系列的农机产品,包括整耕地、播种、植保、牧草等各类机具,从2005年初来西海岸新区落户,至今已在中国青岛建厂生产15年。
“我看到了西海岸现代农业的蜕变,如今青岛农业国际客厅核心区在西海岸落子,相信我们今后与西海岸的联系会更加密切。”RANZATO Diego说道。欧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农业机械制造商科乐收(CLAAS)中国销售服务首席市场营销官Juergen Simon在观摩后则为“青岛速度”点赞,认为“这种愿景和规模的项目只能在中国实现”。
目前,青岛农业“国际客厅”已有企业成员313家,拥有国内外企业资源10万多家。待全部建成使用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12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万个,实现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100亿美元,进一步促进青岛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据了解,青岛农业“国际客厅”将以农业商务会展、农产品交易为主体,为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农业商会、企业及有意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国农业企业,打造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产业融合
用“新玩法”实现创新发展
“打造以农业商务会展、农产品交易为主体,兼具产业支撑和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CBD。”在国际客厅运营负责人胡浩看来,这里将颠覆农业带给公众的传统印象,展会、文旅研学、餐饮休闲等都会成为今后依托国际客厅的“新玩法”,通过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产业化创新发展。
不止如此,通过资源要素集聚耦合,完成平台赋能的国际客厅,还将针对农产品流通、农民增收、农作物提质增效等一系列农业产业“风险点”进行生态重构。“比如已经投入使用的超级植物工厂,全部为智能化程度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智能温室工厂化生产车间,进行工厂化、标准化、智能化、高效化生产。同时,通过订单化种植,与大型商超、餐饮企业、连锁机构互动,消除农产品种植和销售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按需种植。”胡浩介绍道。
除了建设实体平台外,核心区还运用多媒体和大数据信息技术打造5G智能空间数字平台。平台以农为媒,客厅为介,资源共享,技术互通,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球,合作共赢。目前,平台已经整合国内合作企业资源库10万多家,国外企业资源库3000多家,通过客厅推介产品超过8万个,打造永不落幕、持续为产业赋能的网上数字展厅。同时,国际客厅还将发挥青岛农产品产地优势,建设农业跨境电商中心,探索发展网红经济、颜值经济和流量经济。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