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陈钱:南理工多项科研攻关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樊俊卿】日前,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0第十二届光电子·中国博览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光电子产业博览会依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强大行业资源集群效应,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外的行业翘楚展示其最新成果及创新应用案例。

在大会首日,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钱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陈钱就南京理工大学在光电子领域的教学、科研现状做了介绍。

在中国的光电子科研领域,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无疑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陈钱介绍称,作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和工信部重点专业,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针对光电信息技术和现代多学科广泛交叉的发展趋势,突出光、电、信息和计算机等融合的光电信息技术特征,以光电信息工程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培养掌握光电信息采集、发送、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基本能力,为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当今信息化时代所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陈钱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的红外夜视技术和微光夜视技术对国防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技术也面临着诸多亟待优先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在微光环境下如何取得清晰的成像,取决于设备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两项核心技术。我们的研究团队从信息处理、传感器技术研究和光学调控三个方向入手进行了长期的攻关,最终实现了工程化应用,结合我们自主研发的红外图像处理芯片,使我国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实现了全面国产化,具有比较大的意义。”

“在解决红外图像处理的同时,我们发现在夜视成像领域用到的核心元器件微光固态传感器在我们国家还是空白的,近年来我们一直采用真空气垫技术,而固态气垫技术一直没有。从理论上来说,固态气垫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灵敏的感光能力。所以我们将精力投入到这一技术的研发攻关中来,解决了固态气垫的关键技术电子倍增技术,实现了固态元器件的电子倍增,并推动技术应用生产,打破了国外在这一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此外,南京理工大学在细胞无标记动态显微成像技术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细胞作为一个透明的个体,在传统的显微成像技术下想要观测稳定的细胞增殖、细胞药物反应等过程,需要对细胞样本染色或添加荧光材料,这样反而破坏了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进而导致死亡。南京理工大学所推出的细胞无标记动态显微成像技术通过相位调控技术,获得动态的成像,在显微观察细胞的过程中不需要对标本进行标记,就能清晰的观察活体样本。这一技术也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走在世界前列。

陈钱指出:“从我的专业角度出发,我认为未来纳米光子技术会成为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纳米光学阐述了纳米区域学习行为和纳米级物体和光在标尺的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届时,表面等离振子、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NSO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尖端技术将得以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随着光进入纳米级,其相关元器件也将越做越小,相关仪器、设备也将更加精密,并形成新的光子集成元器件。”

“此外,聚成光学成像和智能传感器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陈钱补充称:“近年来,国家在这两个技术领域也投入大量资源,也获得了不少成果,进一步拉近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如何将这些技术投入生产,实际服务于整个社会,这才是关键。”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