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优势”赋能战略愿景,渤海银行上半年逆势增长

2020年8月28日晚间,渤海银行在上市43天后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2020年1-6月,渤海银行录得营业收入160.45亿元,同比大增19.25%;净利润50.47亿元,同比增加2.52%。

截至报告期末,渤海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2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49%。其中,贷款总额达8,181.60亿元,比年初新增15.55%,高于总资产平均增速。截至报告期末,总负债规模达到11,801.05亿元,比年初增长14.10%,其中客户存款总额7,576.55亿元,比年初增长18.77%。

作为一家年轻的股份制银行,渤海银行在认真落实中央经济金融政策,全力支持“六稳”“六保”各项工作,尤其是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亦可圈可点。2020年6月末,渤海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246.68亿元,比年初新增68.78%,增速高于一般性贷款平均增速53个百分点,切实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当然,一份财报,对于渤海银行而言,也仅仅是这一特殊时期的一张成绩单而已,即便亮眼,或许也只能映射其远大梦想的一个小侧面、小切口。

渤海银行可谓“衔玉而生”。这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全新银行独特的“后发优势”,不仅没有不良资产包袱、没有冗员负担,在体制、机制上也没有过多障碍;且在信息化建设及优秀人才汇聚等方面优势不言而喻。

从成立之初,渤海银行就建立了业界领先的集中、独立、垂直、制衡、融入的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建立“自动、实时、精准”的智能风控体系,提升风险管理效能。

“后发优势”赋能战略愿景,渤海银行上半年逆势增长财经在线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渤海银行牢牢抓住技术迭代带来的“弯道超车”机会,用科技构筑了“敏捷主动”的风险管理体系:推进基础平台建设,搭建基于原子任务的互联网贷款处理平台,以满足流程再造,交易拼装的基础平台支撑;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构建基于身份核查、OCR、生物识别、数字签名等技术客户识别体系;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充分利用大量结构和非结构性数据、人工智能、规则引擎等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线上自主风控体系等。

渤海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屈宏志在年中工作会上指出,“渤海银行已开始布局并有序推进‘七大新基建’,包括打造具有渤海银行特征的先进风控管理体系、激励约束体系、金融科技体系、合规管理体系、创新体系、大营运体系、培训管理体系。”

据了解,目前,风控管理体系围绕“20项+”已完成大部分工作,在完善架构和体系、丰富管理工具等方面形成初步成效。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渤海银行持续深化生态银行体系建设,加速对生态平台的金融科技赋能,积极推进业务模式、渠道模式、营销模式、经营模式的转型和重构,全面提升金融科技拓客、获客、活客、稳客、黏客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

在生态银行建设、加速平台金融赋能方面,渤海银行深耕在线生态建设,加速完善面向零售类、批发类、存管类、非银金融机构的“四大产品线”。在B2C业务方面,大力推进物业生态圈建设,创新业务服务模式,满足疫情期客户需求,持续加速项目对接拓展;在B2B业务方面,围绕物流行业、钢贸行业、安保行业、医疗行业、供应链金融及政务行业等领域深耕细作,加速重点项目推进;在存管类业务方面,加强数据分析和线下引流,稳步推进业务拓展;在服务非银金融机构方面,上线金账通产品,全面加强对以基金公司为代表的非同业持牌金融机构的金融赋能。

而对于融合了5G、大数据及万物互联、且扑面而来的“AI时代”,渤海银行同样没有缺位。就在今年,他们还专门成立了创新委员会、产品与业务创新管理部,通过专业、专职的组织推动和管理产品创新的健康发展。

渤海银行通过建立专业化的客户识别和评级能力,借助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迭代升级,构建“快速反应、主动管理”的全面风险文化,快速跟踪风险、精准发掘风险、稳健驾驭风险,将在5G和 AI+时代持续塑造企业级风险管理的韧性。

“风物长宜放眼量,登高望远天地宽。”毫无疑问,自成立之初即引入渣打银行等境外战略投资者汲取先进管理经验,如今又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新鲜血液”的渤海银行,未来必然极具想象力!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