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实习生 俞佳宁
“从2016年到2020年,医疗健康领域公司市值大幅增长。疫情之后,中国二级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行业热情高涨,其中医疗器械领涨97%。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个行业能持续增长20至30年,我认为第一个就是医疗健康。”12月9日下午,在2020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全球资本促进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论坛上,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表示,下一个十年,将是中国医疗器械投资的黄金时期。现场还有专家分享,目前国内使用的精准放疗设备大部分为进口,国内高端放疗设备国产化已成为国家战略。
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在论坛中演讲
阎焱表示,过去10年,医疗行业总市值在整个资本市场占比从4%提升至10%。仅2020年第三季度,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额就已超过2019年全年,占全行业比重创新高。从细分领域来看,生物技术 、制药、医疗器械行业是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
阎焱分析,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空间较大,行业规模将在2023年达到13000亿元。由于整体产业链的完善,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预计未来10年复合增速超过10%。此外,行业集中度较高、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都为其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他认为,未来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将有几大发展趋势:产业环境优化集中度提升,对内研发加对外并购将成为主要发展路径,精准肿瘤治疗设备将快速发展,AI助力智能医疗将成为主流,体外诊断新技术将大有机会。
“其中,精准医疗通过精准的肿瘤定位、剂量计算以及在治疗机上精准执行,每一步都强调精度,未来精准肿瘤治疗设备将快速发展。”阎焱说。
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分别是手术、化疗、放疗。如果是中早期的肿瘤,会做手术;中晚期肿瘤,一般会用放疗,化疗一般适用于肿瘤晚期或者容易转移的肿瘤。“约70%的患者需要接受放疗,放疗精度每提高1%,患者治愈率可提高2%。但目前进口放疗设备占中国市场近90%。”论坛中,中科院院士吴宜灿表示,高端放疗设备国产化已成为国家战略。
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中心主任孙新臣在论坛中演讲
“过去,国内医院使用的放疗设备,也有国产设备,但这些设备的精确性、效率与同类产品相比有差距。”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中心主任孙新臣介绍。
我国放射治疗设备市场此前多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国内产品主要覆盖低端市场,受制于关键技术瓶颈,国产设备始终无法同国外设备抗衡。近年来,国内部分科研团队开始探索自主创新的放疗设备,打破技术壁垒。
观众在2020南京国际生命健康科技大会的中科超精展台中,了解放疗设备研究进展
中科超精的技术团队在核科技领域研究了30多年,自2002年 ,团队开始探索核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他们通过核心建模技术和辐射输运理论,设计了更加精准、快速剂量计算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目前已经获批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这套系统安装在放疗设备上,就像给仪器安装了智慧大脑 ,根据精准算法和肿瘤的情况,确保放射线进入人体后的辐射剂量、位置、角度精准,还可以根据通过射线穿透人体后的剂量,反推被人体接受的剂量,从而调整再次放疗的参数,确保放疗射线能精准消灭肿瘤。”中科超精技术人员汪冬介绍。
孙新臣表示,目前国内有企业开始研发高端放疗软硬件设备,但价格几乎是进口设备的一半。“虽然国产放疗设备保有量还非常有限,在治疗效率、放疗精准度上还需要验证,不过,我们相信,随着资本注入以及科研人员研发创新,国产的放疗设备也会有市场。”
编辑:张琦琪
审核:管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