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抢茅台?

来源:广州日报

“今天你抢茅台了吗?”时值岁末,人们走亲访友,对茅台等酒类的关注度更高了,而1499元/瓶的茅台,在市场价格接近3000元/瓶的今天,可谓抢到就是赚到。日前已有多个电商平台开通了抢购平价茅台的通道,代抢茅台也迎来高峰,据记者调查,“黄牛”每瓶最高加价达550元。

大家抢茅台不是新闻,什么时候茅台卖不动了,央求大家多买,那才是大新闻。有钱也买不到,只能通过黑市,从“黄牛”手上转买,在一个丰富、丰足的时代,对于一种非生活必需品来说,傲视同侪、孤独求败的茅台也算是神一般的存在。

“你为什么要抢茅台”,这是一个“元问题”,这一设问有助于我们打开一扇小小的窗口,得以窥探茅台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我们希望听到的答案是“自己喝”,本来嘛,酒是用来喝的,茅台酒厂也不希望大家当“二传手”,可现实中,有多少“茅粉”敢像李白那样“自称臣是酒中仙”,买得起、喝得起?

人民日报旗下新媒体平台“学习小组”曾呼吁,让贵州茅台等名贵特产“不再成为权力的供品”。对此,央视于今年1月播出的专题片《国家监察》,曝光了贵州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王晓光收受茅台酒的细节,可作“供品”一词注解。据披露,王晓光家藏茅台酒数量多达4000余瓶,落马前他竟将茅台年份酒倒进下水道以销赃。可以预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打虎”“拍蝇”力度不断加大,茅台这一功能必将大大弱化。

曾经有人乐观认为,只要从“供品清单”中撤下,茅台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必将“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惜事实再次嘲弄了那些乐观的预言家。短暂触底之后,茅台价格和股价一路比翼齐飞、持续攀高,直到今天。可是,天花板在哪呢?有人试图将“茅台现象”与“口红效应”相提并论,经济学家指出,口红大卖的年份,往往是经济景气度较差的年份。但是,口红与茅台没有可比性,从茅台历年销售指数来看,它何曾受到经济景气度影响?

窃以为,在“茅台现象”的诸多经济学解释中,“金融属性说”最有说服力。黄金可以,茅台也可以,两者皆存在稀缺性和长期性。因此,很多人直接将两者画等号,“买茅台=买黄金”。在升值方面,茅台的表现或许还稍胜黄金一筹。除了经济学解释,心理学、社会学也不能缺席,否则就无法解释那些个人既不喝也不卖、仅受到羊群效应驱使而加入抢茅台大军的行为。从众心理打下的群众基础,正是茅台上了神坛下不来的重要支撑。

“你为什么要抢茅台”,没有标准的答案。有一种让人梦寐以求而求之不得的东西存在,有时也未必是坏事,不是吗?(评论员 练洪洋)

责任编辑: 刘绪尧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