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新闻网 2020年12月28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出台。作为外商投资促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目录》是外国投资者、外资企业享受优惠待遇的主要依据之一。
在2020年3月启动的《鼓励目录》修订工作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商务部广泛听取了外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和外国商协会等方面建议,在征求各地方和有关部门意见、两次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后,形成了新版《鼓励目录》。
和2020年6月发布的2020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条目相比,《鼓励目录》在条目上只增不减。修订后的《鼓励目录》总条目1235条,比2019年版增加127条,全国范围增加65条,中西部地区增加62条,增幅超过10%;修改88条,主要是对原条目的涵盖领域进行了扩展。
对比负面清单和《鼓励目录》,一个在放宽市场准入上“做减法”,另一个在优惠政策上 “做加法”,“一增一减”形成稳外资政策合力,换得中国吸收外资的乘法效应,放大了中国吸收外资的魅力。
记者在梳理《鼓励目录》时发现,此次修订无疑为引导外资投向,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鼓励目录》进一步鼓励了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增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鼓励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再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进程再次加快,制造业领域准入再次放宽。“增减”方向同指“引资补链”“引资强链”“引资扩链”,促进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将成为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正如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所言,“十四五”时期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实现高质量的引进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为此,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目录发布后的贯彻落实工作,帮助外资企业用足用好鼓励政策。
引资乘法式的写成不仅在于“加减法”,更在于中国日趋完善的营商环境下,外商投资日益稳定的预期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