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购物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既然购物是一种消费,那么就涉及到金钱问题。
有钱可以买买买,可以狂消费,有钱可以让生活精致起来,但没有钱呢?
不过,没有钱也不怕,让你疯狂购物的,自然有方法让你随时有钱(尽管,这钱不是你的,而是人家借给你的)。
这就是花呗。
我也开通了花呗,发觉很方便,我也有信用卡,说实话,在实体店购物,可以刷卡,但如果你仅仅买一瓶酱油呢?你也刷信用卡么?
最关键是信用卡不能用于网购啊。虽然马云外出消费时,大家都看到他拿出信用卡在刷卡,但信用卡还是不能绑定支付宝(支付宝可以还信用卡,但是要收手续费)。
过去没有花呗,不但没有花呗,最开始用支付宝时候,怕绑定工资卡会出现麻烦,如果工资卡出现盗刷(网络上不得不多考虑这些危险)或者其他异常,因此,我没有在支付宝上绑定工资卡,要购物就到邮局汇款到我的支付宝上。
这当然很麻烦,不过,倒是遏制了我的冲动消费,许多时候下单了,看到支付宝上钱不够,再一想,还得去邮局汇款,挺麻烦的,于是,将订单取消了。
等过了冲动期,再一看,这个东西完全可买可不买,于是,直接从购物车里删除了,或者让它躺在购物车中。
有了花呗后,感觉特别方便,不担心支付宝上钱不够,反正还有花呗。但是,许多时候,冲动消费就不可避免了,下单太容易了,尤其是双十一秒杀,就算你的支付宝上绑定有银行卡,一方面,有时候忽略了,银行卡上钱不够,或者银行卡上有钱,你下单秒杀,发现支付宝上钱不够了,于是,你只好退出购物页面,选择手机银行(或者就在支付宝页面)给支付宝充值,或者选择重新支付。这样,秒杀肯定失败。
相信许多开花呗的都是为了快速地,无障碍的秒杀成功吧。一般支付宝付款都是花呗(花呗有积分)然后,等工资到账了,用工资还花呗。
但是,方便的前提就是过度消费,或者说提前透支。有的年轻人开支没有计划,过于随意,尤其是追求精致,总是想到先消费再还账,反正有工资,但是卯吃皇粮的结果就是永远处于消费与还账中,没有积蓄,资金链很脆弱,遇到资金链断裂,比如辞职,比如被辞职,或者像今年疫情期间,工厂无法开工,花呗还不起了,于是,有的青年人干脆逃避,或者到其他平台上去借债,撤东墙补西墙,陷入网贷中。
有的年轻人为此啃老。
于是,许多人直呼花呗害人。而花呗委屈啊,谁叫你消费无度呢?过度消费的你,就算用信用卡,也会负债累累啊。
可是,花呗有时候总是搞一些蜜汁操作,让人看不懂。比如,有一张花呗的宣传画是这样的。
一张巨幅海报,上面印着一家三口,看似其乐融融,幸福无比,旁边的独白是:“一家三口的日子,在精打细算,女儿的生日,也要过得有模有样”右下角标注,这是37岁的某施工队队长,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
看似一片和谐,可是背后的逻辑根本不敢深挖。一家三口,精打细算,居然连给女儿过一个像样的生日的钱都没有,还得用花呗?
女儿一年只有一个生日,如果精打细算,每个月给女儿存100元,作为生日基金,一年也是1200了。这1200还不能过一个像样的生日?从画面上看,这个生日也很普通吧,花费不到500,这个生日蛋糕还不是双层的,和一般小朋友的生日蛋糕差不多啊。
就这样一个普通生日还是父亲用花呗给女儿过的,这是让女儿体会浓浓的父爱母爱,体会父母的艰辛,还是给她成长增加压力?我们家太穷了,连一个普通生日都要用花呗来过。
就算追求精致,让女儿的生日更有意思,可是,难道让普通人家给女儿过生日也要像明星一样给女儿过生日?别忘了,人家每个月生活费都是数万啊。就像明星说的,别用你们穷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我们的生活是你们无法想象的。
如今,网络上的大咖大腕们号召青年追求精致生活,而这种精致生活就是用金钱堆砌的,而花呗也为这种风气推波助澜。虽然马云很低调,朴实,身上的衣服鞋子都很普通(也许是低调的奢华)但却在花呗中鼓励大家去透支消费,用早已超过我们实际能力的资金,去完成表面看起来的一片其乐融融?钱不够,用花呗,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理念。
只是,区区一个生日蛋糕都要用花呗,是不是说普通人生活很失败?
除了用花呗过生日,更鼓励年轻人用花呗过日子,就像上面这幅宣传图,年轻人就应该是一个追梦人,更要有自己想要的样子,而这样的日子,可以花呗给你圆一个这样的梦。我害怕我的生活永远两点一线,所以勇敢地去旅游吧,花呗,给你一个闯天涯的理由。朋友聚会,没钱用,有花呗,做做好菜,请朋友吃饭,倍有面子,但是没有花呗,你还精致的起来吗?
是啊,你可以用花呗去旅游,可以用花呗请客,可以用花呗给你女朋友买漂亮的衣服,可以用花呗陪你女朋友尽情玩耍,快活地享受每一天。
可是,别忘记了,你得有赚钱的能力,用得起花呗也得还得起花呗才行仅仅靠花呗,可以暂时让你快意人生,但人无近虑便有远忧,这个远忧就是还债。
你用透支来支撑生活的大厦,那么,你有可能透支掉你的人生,你最宝贵的东西。当你陷入债务中,当你不得不拆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都补不起你那千疮百孔的生活时,你还有梦想吗?
可以说,翻出花呗的广告横幅,无一不是透露着各种超前消费,透支人生的理念,他们打着为年轻人实现梦想和给与年轻人想要的生活的招牌,灌输着透支意识。似乎一切的目的,就是告诉你,年轻人就该努力活成自己的想要的样子,努力的去旅游,去追梦,去潇洒,甚至是去买买买。毕竟如果连这份敢于拼搏勇气都没有,那人生那有多遗憾啊,
可是,它却没有告诉年轻人,这一切都要以奋斗为支柱。
其实,阿里巴巴和它旗下的这些产品也都是马云他们努力奋斗得来的。
花呗作为一款借贷产品,创立的初衷本身有时候是为了应急,在早期的时候,是为了解决一些没有现金或者当时财政窘迫,出来进行救急的,时候有了钱,也会第一时间填补上这个窟窿。
除了应急,也是一种方便。比如,过去到医院治病,没有花呗,只有银行卡,如果遇到现钱不够,没有几个人可以随身成千上万的揣着人民币。你得取钱,如果医院里有银行的ATM机还好,如果没有呢?你还得去找附近的银行取款。
有花呗,直接可以刷支付宝。我这次陪母亲看病,而且住院治疗,治疗费6000多,就是用花呗,母亲有医保,但治疗钱得先自己垫付,然后报账。用花呗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
可是如今的花呗,却早已脱离了原有的初心,各种让你花花花,买买买的旋律不绝于耳,甚至于为了鼓励消费,给年轻人进行洗脑,打着梦与自由的幌子,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疯狂捞金。
花呗,你的广告能不能告诉年轻人,你的梦想必须要靠汗水浇灌,花呗能够帮你一时,但不能帮助你一辈子。
如果父亲不是用花呗给女儿过生日,而是买智能手机给女儿上网课,或者给上大学的女儿买笔记本电脑,让她能够更好的学习。
如果一位年轻人带母亲看病,到医院发现钱不够,于是,花呗告诉他,用花呗可以让母亲先住院得到治疗。
如果一个刚创业的青年因为资金紧缺而愁眉不展,花呗告诉他,我们为你的奋斗助力,我想,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花呗鼓励人们消费,但也应该负起引导青少年理性消费,合理消费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