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瓶车又出事啦!
5月10日晚七点半,成都成华区城南立交附近丛树家园小区内,一业主推电瓶车进电梯后发生起火爆燃。3秒内火焰吞噬了整个电梯间。电梯内三名男子,一名女士和一个婴儿都被烧伤。火情于10日19时50分左右扑灭。电梯内5人受伤送医,其中一名婴儿。
5月11日,抱娃的婆婆烧伤面积达75%,婴儿父亲表示,五个月大的婴儿至今未脱离生命危险,仍在ICU抢救中,医院已给家属下达病危通知。
11日晚,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该名女婴生命体征平稳,以脱离生命危险。为了支付患儿及其外婆的高昂治疗费用,其家属在平台发起众筹,不到2小时已经筹满爱心捐款120万元。
另一个视频显示,女子抱着被抢救出来的婴儿在路边大哭大喊,部分衣物被烧坏。当地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称:事发后,伤者均被送到医院救治,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跟进。涉事小区业主透露,该小区属于拆迁安置房。2020年年底刚刚交房,很多住房还在装修过程中,因此物业管理“没有那么严格”,经常有业主或租客推着电动车上电梯。该小区物业经理称:物管人员此前已通过海报、告知书、当面劝阻等多种方式,禁止业主将电瓶车推入电梯。对此,有住户也证实,小区内有电瓶车指定的停车点。
张先生表示,电瓶车车主至今没有联系过他,电瓶车主截止未协商善后。应急管理部门和街道社区在事后告知他,钱的事情先不要着急,“先抢救人,有什么需求找他们”:物业公司也派遣了工作人员在医院处等待:“说的是有什么事情就找他们帮忙”。
视频让人触目惊心,众所周知,电梯内狭小密闭的空间,一旦着火爆燃,电梯内立刻变成火炉。30秒产生的毒烟可致命,3分钟持续燃烧到上千度,可想而知对梯内人员的伤害有多大。而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电动自行车一旦着火,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一辆电动自行车燃烧产生的毒烟,就可以使上百人窒息而亡。
什么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容易自燃呢?
购买者擅自改装,超出使用年限,线路短路等情况,都会导致电动车起火自燃。建议定期更换电瓶,在气温较高的夏天,尽量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动车,防止因线路温度过高,电机发热等因素引发电路路障而起火。
2019年9月。国家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曾联合发文,坚决整治电瓶车“进楼入户”所以部分业主不能只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安全。物业也应该担负起责任,给电瓶车提供存放和充电环境。采取措施,禁止电瓶车进电梯入户。小区是大家的小区,电梯是大家的电梯,不应该让某些不自觉的业主推电瓶车进电梯。
目前,成都电动车电梯自燃现场:电梯已经停运,楼栋内仍有多辆电瓶车。
此次事故应该怎么追究法律责任。若涉案电瓶车属于非法改装,那么该涉案车主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涉案电瓶车主没有非法改装,那么需要对本次事故造成的伤者医药费、残疾赔偿金、护理费等民事赔偿承担相应责任。
要是电瓶车存在产品缺陷和质量问题,需要生产商承担全部责任。但如果是在使用过程中,因自然老化、使用不当出现的问题,厂家就无需承担责任,由使用人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再就是物业公司未全面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他人人身受到损害的,承担的是一种补充赔偿责任,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在确定物业公司的责任范围时,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