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仲池
白茅坡,距离浏阳城30多公里,位于浏阳河上游的一个偏僻小山冲。
1976年初夏,公社决定在白茅坡新建一所“五七”中学,还要办一个农场。师生们自己种田、养猪、种菜,以此作为学农基地。当时公社许书记找我谈话,希望我能完成好这个建设任务。我想推托,因为我实在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许书记很坚决地说:“你是当过兵的,知道执行指挥员的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吗?”听书记这样说,我不再说什么。次日,卷起铺盖就住进了山冲的工棚。
于是,我做了那所中学的负责人。一边要组织前来支援捐工的农民兄弟干活,一边还要安排教学。每周学生要搞两天劳动,我还得带着学生挑土筑墙、砍柴烧瓦。就这样,硬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建起了一所新学校,一排整齐的砖木结构新校舍,耸立在苍翠的山冲里。
校舍的前面有一条小溪,流淌着清亮的泉水。新校舍的倒影映在溪水里,轻轻荡漾。看着看着,我心里好甜美。到了夜晚,月光洒在新学校屋顶和山坡上,整个校园变得晶莹如梦。寂静中,偶然传来哪位教师拉的二胡独奏曲《赛马》,我们这群年轻教师瞬间振奋起来。
每当夜深人静时,心却总是不能平静。虽然是学校领导,可我还不是党员,总感到自己虽然在不断努力,争取进步,而前面依然十分迷茫。我爱这所学校,更爱山区的孩子们,愿意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我在部队入党受挫的经历,常让我彻夜难眠。我盼望党向我投来深情的目光!
这年10月的一天,我在这个偏僻的山冲学校,从收音机里知道了重大的消息:党中央公布了粉碎“四人帮”!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立刻把消息告诉了全校的师生。整个山冲顿时沸腾起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党的英明伟大!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求入党的信念和决心。
就在这天晚上,我写出了人生第二份入党申请书。
山冲的夜,格外寂静。小鸟不再鸣叫,连白天奔跑歌唱的小溪,也放慢了节奏,放低了声音。只有山风轻轻吹拂我窗外的树木花草,发出温柔的絮语,仿佛要伴我倾诉在心中潜藏了8年的心里话。
我望着铺开的稿纸,手中的笔有些颤抖,眼泪涌出眼眶,一滴滴滚落纸上。我用纸轻轻拭去滴在入党申请书上的泪花。此刻我百感交集,不能自已,我想起了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的情景。
那是1969年12月16日晚上,我悄悄地走进教室去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参军近两年,经过部队这所大学校的锻炼,我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与日俱增。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夜的月亮特别明亮。打开窗门,我能看清楚屹立在机场跑道边的架架银色战鹰和升起在塔台上的探照灯光柱。当时,我的心情异常兴奋,我在申请书上这样写道:“今天,我度过20岁的生日,我多么幸福,多么自豪。白天我第一次在飞机上单独作业,履行一个空军机械员的光荣使命。当我们机组的‘02’号飞机,匆匆滑向跑道,抖动机翼,呼啸着飞上蓝天。我终于从荆楚大地带着生日的欢乐,去巡航祖国的蓝天。白云朵朵在我身边纷飞,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我青春的脚步伴着风声踏响。想到祖国对我的哺育我要飞,想到美好的未来我要飞,想到人生的壮丽我要飞……今天,我向党组织写入党申请书,这是我在给自己选择人生的坐标,我要做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知道我现在还不合格,我愿意接受党组织的任何考验。”
考验终于来临:我的入党申请没有批准!对于我,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当时的我,已经是首长眼中的业务骨干,战友心中颇有名气的文学青年。
1973年4月的一天,天空飘着寒冷的细雨,我乘坐火车离开了学习、战斗了6年的武汉。我带着没有在部队入党的心结,复员回乡当农民。尽管之后,我又经历了种田、学校代课、患病、参加高考的种种曲折,直到当上一名中学教师,而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入党的愿望从来没有动摇过。
党是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她终于用宽阔无比、阳光般温暖的怀抱拥抱了我这个曾经在部队熔炉里冶炼过的赤子。
1977年10月,我被批准为预备党员。我终于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那是一生最可珍惜和难忘的一刻。这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我确定了崇高的信仰,选择了一条充满光明的人生道路。我不应再为自己的得失去生活、去苦恼、去徘徊;我不应再在岁月痛苦的河流和凄清的月下,去低吟人生的不幸和落寞。这一切比起党的事业,比起对人类最美好理想的追求,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和渺小。这一刻,我热泪盈眶,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我仿佛又看见自己一年前滴在入党申请书上的泪花。那一朵朵像心形状的泪花,是我的心之花,赤诚而圣洁。这是我一个乡村教师梦想成为党员的渴望的花瓣。
作为一名党员,从那一天开始,我从白茅坡出发,走向家乡的山山水水,走向株树桥电站建设工地;又从丰收的田野,走向潇湘电影制片厂,用镜头和画面,去抒发对党的一往深情,对祖国的赞美歌唱;再浸染着湘中明珠的霞辉,走向江岸的历史文化名城,乃至繁花盛开的文艺天地。我的心之所向、情之所系,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用自己的热血和奋斗年华,不息地、忠实地、纯粹地书写一个共产党员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