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弹,
在这个节骨眼上,
美国媒体报道:
死亡率超高的“超级真菌”
在美国爆发!
△培养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图片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据多家媒体7月25日报道,
一种“超级真菌”正在
美国首都华盛顿和得克萨斯州蔓延!
全美已有超过百余人感染该病毒、4人死亡!
这种真菌名叫“耳念珠菌”,
是一种有害的酵母菌,
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什么是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是一种可以在住院病例中引起严重感染的真菌。耳念珠菌,学名耳道假丝酵母菌(Candida auris)。2009年,在日本一位患者的外耳道中首次被发现,后来在血液、尿液、呼吸道等部位均有发现。中文之所以翻译为耳念珠菌,是因为英文名中的Auris是拉丁语耳朵的意思。
据悉,
这种真菌有着
高达60%的血液感染死亡率!
当它进入血液、心脏或大脑时,
就会导致患者死亡
当它通过患者接触
或在受污染的表面传播时,
可能会刺激医疗机构暴发疫情
更恐怖的是,
这种真菌根本“无药可医”!
(来源:参考消息)
从今年1月到4月,
华盛顿一家疗养院
出现了101例感染了耳念珠菌的患者,
得州的两家医院
也报告了22例感染病例,
其中,多人表现出了
对主要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药性!
据悉,正是因为这种耳念珠菌具有超强耐药性,因而被称为“超级真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于22日表示,“超级真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不仅这些药物
对患者根本不起作用,
就连用来消灭细菌的所有消毒剂
也无能为力。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梅根莱曼博士说,
“这真的是我们第一次看到
病人集体表现出耐药性。”
美国疾控中心称,
这种“超级真菌”
对于免疫系统脆弱的人
尤为危险,
4月以来该真菌的感染病例数
在持续上升。
其实,卫生官员发现常用药物对真菌感染几乎无效后,多年来持续对这种超级细菌发出警告。纽约2019年曾出现3起个案,也对被视为最后防线的抗霉菌药物棘白菌素(Echinocandins)有抗药性。并无证据表明感染在当时的患者之间相互传播,而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显示,抗药性是在治疗过程中产生。
研究人员查看医疗记录后发现,这些患者过去都不曾使用抗真菌药物。
哪些人需要防范耳念珠菌?
此前,专家介绍,耳念珠菌主要通过接触病人以及接触被病人污染过的物体表面传播,既可以引起有症状性的感染,也可以在体内携带而无症状。耳念珠菌感染主要累及住院病例,高风险人群为严重慢性基础病或免疫抑制的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肾病、HIV感染、肿瘤等。新生儿、插管或留置导管的病人、手术病人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全身用药病人也可感染。
目前大家不用太过紧张,不过还是要提醒大家,对于真菌感染,还是要格外重视,包括这次报道的超级真菌。
警惕“超级真菌”的潜在威胁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严重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以及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病增多等,侵袭性真菌感染对人的威胁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真菌感染受到的关注度比较低,许多医疗单位对真菌的诊断和鉴定能力并不是很强,存在误诊或者漏诊的可能。医院应加强防控,包括更新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手段,严格消毒流程。对于发现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医院,建议使用氯化物进行接触预防和有效消毒。
预防感染“超级真菌”,
患者家属及医疗机构,
尤其是院感人员、医护人员,
应该怎么做?
2017年8月,英国公共卫生部门(PHE)发布指南,具体感控措施如下:
患者关键感控措施
单间隔离定植或感染者,要求单间有独立的卫浴设施。
对于从感染的医院或国外医院转来的患者,均采取隔离措施,直至获得筛查结果。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再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围裙,如果有接触患者皮肤或患者血液、体液风险,应穿隔离衣。
个人防护用品应在洗手后、进入房间或患者区域前穿戴好,并在患者房间内脱下并丢弃,离开前应彻底洗手并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
患者和探视者需要掌握感染预防措施(可以使用宣传册),包括手卫生和如何使用围裙。
应考虑使用一次性物品,如血压计、袖带、枕头等,特别是在爆发期间。
终末消毒
一旦患者离开环境,就应进行终末消毒,先清洁后消毒所有患者及医务人员手可能接触到的地方。
如果使用任何非接触式消毒(如气态过氧化氢或紫外线),应在其之前进行充分的清洁。
如果病人需要医技检查或手术,应排在当天最后一位,环境清洁同前所述。
设备的清洁消毒
所有设备应按照生产商的说明书来清洁。应特别注意复用器械的清洁消毒,如脉搏血氧仪、温度计探头等。
废物和织物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