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最新发布!8月25日检测发现1例阳性!此前10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8月26日,扬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十八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尹成雷:

一、新增病例情况

2021年8月25日0-24时,扬州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69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当日36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累计出院238例。

二、医疗救治工作情况

截至8月25日24时,共有75例确诊病例在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其中轻型15例,普通型60例。

256例确诊病例目前在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34例、普通型222例。

三、风险等级划定情况

2021年8月25日起,扬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了调整:

扬州市广陵区湾头镇由高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扬州市广陵区汤汪乡,广陵区文峰街道,邗江区大学北路以西、文昌西路以南、新城河路以东、文汇西路与文汇东路以北合围区域,邗江区邗上街道,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瘦西湖街道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截至目前,扬州市共有中风险地区16个。

四、当日核酸检测情况

8月25日,扬州市对部分地区开展了核酸检测,共采样、检测56.3万人,截至25日24时,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 为封控管理小区居民,交由市疾控中心复核。

今天,对宝应县全部区域;江都区全部区域;邗江区、广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内60个居民小区;集中隔离点,开展核酸检测。

五、主城区部分乡镇管控措施调整情况

根据疫情形势,今天对主城区部分乡镇的管控措施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邗江区杨庙镇,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镇、施桥镇,已在“扬州发布”“扬帆”等新媒体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进行了通告。管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调整并及时对外公布。再次提醒广大居民朋友,继续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最后向大家通报一下刚刚提到的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情况的处置进展。

8月25日晚,在核酸筛查中发现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今天上午经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目前该阳性人员已转运至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在诊断当中。发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后,流行病学调查、相关人员排查追踪、采样检测、隔离管控以及相关场所终末消毒等措施已全面展开。

该阳性人员居住地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城北街道瘦西湖福苑小区,为封控管理小区。该阳性人员8月5日、7日、9日、11日、12日、14日、15日、16日、17日、22日先后参加了10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目前流调工作还在进行中。

为管控病毒传播风险,已将该阳性人员共同居住人员、25日核酸筛查混检同管、前后管人员、22日核酸筛查混检同管人员以及同一住宅单元人员共72人作为密接,同楼栋其他人员79人作为次密接管理,截至8月26日14时,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阳性人员相关场所的物品、环境等进行采样,共采集样本93份,正在检测中,后续结果将及时通报。

Q

如何做好滞留扬州主城区外地人员有序返程工作?

A

扬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健: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实际情况,8月25日中午扬州市发布了《关于做好滞留扬州主城区外地人员有序返程管理工作的通告》,通告内容主要包括:可申请返程的滞留人员范围、滞留人员可返程条件、个人承诺事项、申请和办理、返程流程和管理以及提醒事项等六个方面。

对于做好滞留外地人员有序返程工作,重点是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按照稳妥有序、梯度推进的原则,分期分批、有序开展滞留人员的返程工作。二是全程要做到可知可控、闭环管理。当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是认真做好返程人员的申请、审核工作。采取乡镇(街道)受理、各区(功能区)复核、市指挥部审核的办理流程。为方便申请人办理相关手续,在主城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取设立受理窗口或由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等形式受理有关申请。在各区(功能区)复核、市指挥部审核后,及时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发放返程通知书。

二是规范运作流程,全力做好闭环转运工作。按照闭环管理、分类转运的原则,由各区(功能区)组织辖区内审核通过的返程人员,按照市指挥部确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集中(目前确定的指定地点是位于邗江区荷叶西路2-1号的扬州公交三公司场站),统一从扬州北高速道口进行转运或引导放行。对于集中转运返程人员,主要有三个方向:

目的地为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江都区的,闭环转运至扬州北高速道口,由当地车辆在道口将人员接回。

目的地为省内其他城市的,闭环转运至目的地城市指定的地点,由目的地城市负责交接和跟踪管理。

目的地为省外的,目前已经确定南京南站作为返程中转点,将会安排闭环转运至南京南站,由站内工作人员引导在指定区域候车、按指定路线登车。对于自驾驾乘人员,将组织对车辆进行防疫消杀和对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后引导放行。

三是落实防疫要求,体现对返程人员的关心关爱。为滞留的外地朋友在核酸检测以及出具核酸检测结果证明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在转运车上配备了医务人员,为返程人员配备N95口罩、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

也提醒各位拟返程外地朋友:为了有序实施返程工作,近日先行开展返程工作的区域主要包括生态科技新城和广陵区头桥镇、李典镇、沙头镇,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其他低风险地区滞留人员的返程工作,请各位外地朋友及时关注并做好准备工作。为了便于您返程后的各项衔接,请各位外地朋友在返程前要主动与返程目的地沟通联系,了解当地对返程人员的具体要求,方便您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请在返程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并在返程后主动向目的地报到、接受当地疫情防控管理。

Q

扬州籍在外地高校就读的学生如何离扬返校?

A

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昌明:

就读江苏省内高校的学生,根据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今年秋季学期高等学校开学工作相关指导意见,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返校前21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待所在设区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按省有关规定有序返校。因此,扬州籍在省内高校就读的学生暂缓离扬,待扬州市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满21天后,可有序返校。

就读省外高校的学生,主动与就读高校取得联系,了解就读高校及其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符合就读高校及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取得就读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主管部门同意返校的书面意见后,有序安排离扬就学事宜,具体离扬返程办法参照《关于做好滞留扬州主城区外地人员有序返程管理工作的通告》确定的政策、流程,向所在乡镇、街道提出申请。扬州市及各县(市、区)、功能区教育部门将在官方网站公布相关服务信息。

Q

这两天扬州很多地区的风险等级都在调整。风险等级的调整有什么依据?

A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军:

地区风险等级的确定,根据三个维度来考虑:一是地域,一般以街道、乡镇为基本单位;二是时间,现在的共识是参考潜伏期确定的14天;第三是疫情,有多少病例,有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具体的划分标准,会根据疫情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具体到扬州这次疫情,在时间和疫情两个维度,是按照目前通用的标准,14天内没有社会面上新增病例的是低风险地区,有不超过10例或者有1起聚集性疫情的是中风险地区,超过10例或者有2起及以上聚集性疫情的是高风险地区。

这里再解释两点,一个是聚集性疫情,是指小范围内14天出现5例以上病例;这个标准同时适用上调和下调,比如低风险地区14天内出现新增病例了,上调为中风险;反之不论原来是高风险还是中风险,只要近14天社会面上没有新增病例,就可以下调为低风险。

关于区域这个维度,在疫情初期、病例数不多、行程轨迹简单的情况下,出于精准防控、尽可能控制疫情对社会影响的考虑,专家组研究并报上级备案,是以小区为单位划定风险区域的;但是紧接着扬州连续多日每天新增病例保持在两位数,多点连续性的社区传播和家庭聚集型传播,使得病例轨迹交织复杂,覆盖区域的传播风险大大提升,为了尽快控制人员流动,进而限制病毒传播,将相近风险区域合并,原则上以街道(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分。

近几日扬州新增病例趋零,但并不是说没有风险,所以还是要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处在中风险地区还请继续遵守有关防控规定,再坚持一下就能尽快恢复正常;处在低风险地区的也不等于没有风险,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