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恐怖分子劫持的客机撞击世界贸易中心,现场满目疮痍。
本文作者为国际关系学者 王烜
不知不觉间,历史渐行渐远。911事件似乎成了某种纪年。
人类历史,至少是当代史,完全可以被划分为前911时代与后911时代,毫无违和感。与之等量齐观的当代历史事件,恐怕仅有正在进行时的新冠疫情。
911迄今满打满算整整二十周年了。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年?国家有多少个二十年?纪念的意义是什么?自勉?嗟叹?教训?前瞻?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消防员在世界贸易中心的废墟中行走。
二十周年,如今就事论事谈911事件本身,似乎已经谈不出什么花来了。但话说回来,讨论问题的时代背景确实也有所不同。
911事件十周年时,万里之外的另一个角落还上演着地缘大戏——阿拉伯之春。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叙利亚……这些国家一个接一个倒下,灰飞烟灭之后被迫痛苦地摸索着迷茫前路。
如今,十年过去,911二十周年,上述诸国依然没有彻底走出地缘震撼。很显然,当时的美国似乎对后911时代的那股改造中东北非的执拗劲头尚未消退。美国在这场戏码并不新颖的巨变里的角色依然不言自明。
更要命的事发生在十周年纪念日过后不到一周。依然沉浸在怀念情绪里的美国社会不得不承受金融危机后遗症的新一波煎熬——占领华尔街运动。美国人突然摆出“集体内顾”的普遍姿态,让911当年的纪念意味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嬗变。若与阿拉伯之春对标,这场巨变又何尝不能算作“美利坚之秋”呢?
让我们再把目光追溯到911之前的十年。
那一年,苏联出乎意料地在一系列偶然事件催化下,走向了连布什总统、贝克国务卿、保罗·肯尼迪、布热津斯基等人都始料未及的终局。不仅是他们,至少在最开始,作为当事者的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纳扎尔巴耶夫等也从未有过彻底拆散苏联的打算。至少如今我们很清楚,最后的苏联高层的随波逐流被相当程度上演绎为因势利导。
苏联解体导致美国突然取得冷战胜利的“圆满”结局,是否导致美国暂时拥有了某种“豁然开朗”?由此,随后十年,作为硕果仅存的超级大国,美国主动四处出击,尤其长期采取“舍我其谁”的姿态经略中东北非。无论如何,911恐袭的制造者们似乎朦朦胧胧提出过某种模糊的主义,某种旨在挤出伊斯兰世界里的美国存在的使命?这种推论链条似乎颇能自圆其说。
苏联解体,单纯从历史节点看,也确实发生在1989年从阿富汗撤军后不久。折腾十年,苏联空耗天量资源,全方位毫无争议地完败。
那么同样发生在今年的阿富汗撤军,算不算又一次大国的完败?固然家底要厚得多,美国毕竟比苏联多折腾了十年。几乎所有评析苏联完败的要素,直接套用到美国身上,应该不会太过冤枉后者。
这可能是一种“超级大国病”。
“超级大国病”也许类似传染性的病毒,苏联和美国都轻易染上了这种病。强大的苏联由于还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很快就发展为重症,由于医治资源被类似阿富汗战争的事项挤兑,最后痛苦地灰飞烟灭。美国因为身体底子好一点,总算连滚带爬勉强脱离了更悲惨的结局。
然而,美国的“超级大国病”痊愈了吗?
听到某些共和党参议员表态“终有一天美国会重返阿富汗”的言论,简直令人汗毛倒竖。此外,美国几乎在阿富汗撤军的同时,颇为冒失地插手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内战。似乎找不到下一阶段美利坚国家使命,美国就会焦虑到慌不择路。
刚刚完成踉踉跄跄的撤军,911纪念日前夕,《纽约时报》忙不迭推出弗里德曼的长文《反恐战争之后是什么?对华战争?》该文本身的善意并不是我关注的重点。该文给我提了个醒,也许我们真正应该感到担忧的是:果不其然,纵观美国的超级大国病历,似乎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美国国内也确实存在某些圈层的某些人,像阴谋论描述的那样,孜孜以求地策动着下一场战争。
对于他们而言,911事件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也许真的只剩下纪年的功能。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被撞击后的世界贸易中心,现场浓烟滚滚。
编辑:王二丫
直播预告
反恐20年,美国发动了两场战争,给阿富汗和伊拉克带来了什么?又给美国以及整个世界带来了什么?是达成所愿,还是回到原点?
2021年9月11日
凤凰卫视 凤凰网
联合策划大型直播
《911二十年特别节目:两场战争带来了什么?》
香港、纽约、华盛顿、北京凤凰网四地设立直播室,联动全球多地记者以及全球华人网民共同回顾与反思两场战争。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香港台、欧洲台和美洲台,五台并机播出;凤凰网、凤凰秀同步直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