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

要说起人类社交界的天花板,必然不能少了撒老师...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看过他节目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这人活脱脱就是社交NB症的代表人物!

社交凡尔赛鼻祖,颇有“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风范。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继【人类高质量男性】后,2021的互联网又诞生了【社交NB症】这个网络热词,所谓没有压力可以放飞自我的社交能力,部分社恐人还是表示羡慕的...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但今天小健康想跟大家唠嗑的重点不是社交NB,而是高频社交,放飞自我后可能产生的一种后遗症......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不久前,经典美剧《老友记》的6位主演重聚,让全网掀起怀旧浪潮:每天都能跟朋友见面聊天,是都市生活的温情所在。但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这变得越来越奢侈。

可以说互联网技术让我们的社交更加高频,让拥有社交NB症的朋友有了很多发挥之地,但这也可能会产生一种名叫孤独的‘后遗症’...

毕竟,如果那种交流之后的满足感迟迟不来,取而代之的就是放下手机后的孤独。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高频社交会让我们更孤独吗?人类是否能从孤独感中获得救赎?

01.

高频社交

制造的孤独瞬间”

传统意义上引发孤独的“独处”已然不复存在。只要有网络信号,我们随时随地都能与他人和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然而,有时恰恰是这种高频的社交行为导致了更多的孤独出现。

在我们征集的“什么时候最孤独”的回答中,以下几位网友的答案令人印象深刻:

@ 成功着陆

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新动态,过一会儿打开来看,居然一个点赞或回复的人都没有……

@ 夏日橘子 

今天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高兴的事情,立马发微信跟朋友分享,但她半天没有回音。过了四五个小时,她回复我说刚才一直在忙。虽然没怪她,但那种高兴劲儿已经过去了,也没有分享的冲动了。原来人类的欢喜与悲伤真的不能相通,一瞬间觉得挺孤独的。

@HQ 吴小花 

回家的晚饭桌上,我在讲今天上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但其实既没人听也没回应:老公在手机上刷抖音,儿子拿着 iPad 玩游戏。那一刻,我觉得挺孤独的。

@Dear 天使

最近非常不顺,工作和感情都出了问题。老妈每天一个电话,也有朋友会经常问候,但就是觉得他们的安慰都不在点儿上,而我 也很怕他们反复问我“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了”或者是“下一步打算 怎么办”。能怎样?我只想快点熬过这段时光,一个人熬过去。

@ 凡尔赛的海德薇

2020 年 2 月,从老家回到北京,居家隔离一个月。我觉得孤独到爆炸,孤独到崩溃,孤独到探着脑袋想要去看楼下的人,活生生的人,不是带网络头像的那种。

@ 葡萄柚 sisi

一场没啥意思的聚会,一群不太熟的朋友, 吃喝寒暄之后礼貌性地互加微信,然后老死不相往来……每当这个时刻,我就会觉得很无聊,很孤独。

@ 取名太麻烦

去年夏天追完《乘风破浪的姐姐》后,突然觉得下班之后的时间不知道该干些啥了,只剩孤独。

心理解析:孤独感分类

精神医学大师欧文·亚隆将孤独分成了三类:

01.第一类是人际孤独

这种孤独最为普遍,主要是指与他人分离造成的孤独。比如进入一家新公司,还没有交心的朋友;比如远离亲人,重要的事情找不到人商量等等。

02.第二类是心理孤独

人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或者创伤时,可能会将内心的一部分进行割裂,压制自己的欲望或情感,从而避免可能遭受的伤害。而这种撕裂感带来了孤独。比如被爱情所伤的人会缩回内心的壳里一阵子,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跟异性交往。

03.第三类是存在孤独

是指个体与其他生命之间无法跨越的鸿沟,所带来的不被理解、不被接纳的孤独感。美学大师朱光潜说,月夜里一朵花在墙上映出影子,你觉得很美。但即便是最爱你的恋人,也无法体会跟你所感受到的完全同等的美。这就是个体的存在孤独,它是生命的基本事实。

另外,面对死亡时,存在孤独也更容易被触发。因为死亡本身是与世界最彻底的分离,这种分离让我们意识到自身与周围的连接看似稳固,但其实不堪一击,而且只是暂时的。生命与世界本质上处于隔绝状态,我们因为看到了这个真相而感到深刻的孤独。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02.

社交时代

为何还会孤独”

哲学家尼采说,孤独是人类的天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婴儿从母体中脱离,结束了融合共生的关系,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这个过程中孤独产生了。如此说来,孤独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状态。

为了减轻孤独带来的挑战与恐惧,人类发展出社交、工作、爱好、婚姻等活动。然而,在高频社交时代,我们的孤独感不减反增,这其中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原因,我们尝试找到它们:

01.趋同让我们“不被看见”

在形容“孤独”时,人们常常这样描述:“我很孤独,因为根本没有人注意我、在意我。”换句话说,“被看见”是减轻孤独的前提。

然而,这个时代太趋同了:你看的书来自比尔·盖茨或者奥巴马推荐的书单,你看的电影是猫眼或者豆瓣上点评分数最高的那一部,你买的新包都是小红书上的大 V 们扎堆推荐的。而更加可怕的是,他、她和我、我们,看的书、电影也都来自这些渠道。

被过度共享的信息使得“我”被淹没于人群之中。个体在强大的趋同性面前,再也感受不到自己的独特性,也更难被其他人所看到。于是就会感觉到更多的孤独。

02.即时满足要求社交反馈更快

我们已经习惯了即时满足。吃饭,有 30 分钟就到的外卖;购物,有 3 天就到的快递。于是这种习惯也被泛化到社交领域:我们希望社交反馈也更快,最好是马上。当这种需求不被满足时,我们会感觉到暴躁、委屈,进而是孤独感。

03.懒散无序对抗强迫性规范

精神分析大师艾瑞克·弗洛姆强调“规范”对于人类心理稳定的重要性。他同时指出,8小时工作被人们理解成一种“强迫性的规范”,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而为了对抗这种强迫性规范,许多人会过着懒散无序的业余生活——8 小时里你要求我规矩、勤奋,那么 8 小时外我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殊不知,懒沓沓的、不活跃的习惯,容易将人拉入更深的孤独中去。

04.诱惑太多,无法专注

专注有助于克服孤独感。然而高频社交让我们的精力被严重分散,无法专注投入到某一件事情、某一个时刻中去。所以现代人会更容易感受到焦虑与孤独。

05.娱乐过度

娱乐本来是被创造出来帮助我们克服孤独感的。比如传说诞生于航海过程中的麻将,为的就是驱除海洋航行中的孤寂。然而一旦娱乐过度,消除孤独就变成了制造孤独。按照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假如快乐喧嚣是光明面,孤独就是它的阴影。光明面越大,阴影也就越大。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测试:你的孤独感来自哪里?

01.如果没有特定目的地,你更希望往哪个方向走?

东→跳转题目 2(以下题目类同)

西→跳转题目 3

南→跳转题目 4

北→跳转题目 5

02.周末的早晨,你可能会是:

出门约会了→ 3

在家睡懒觉→ 4

去公园运动→ 5

楼下买早餐→ 3

03.你的宠物狗突然撒欢儿,你觉得:

它看到了食物→ 4

它看到了主人→ 5

04.突然下雨了,没带伞的你:

马上买一把伞→ 5

找人合撑一把伞→ A

等雨停了再回家→ B

淋雨跑回家→ D

05.走着走着发现没路了,尽头是:

悬崖→ A

深潭→ C

大海→ B

森林→ D

解析:

A 你并不缺少朋友,但习惯了压抑情绪的你很少向朋友们主动表达或求助。久而久之,这些情绪变成一个硬壳,将你的内心与外部世界隔绝,于是孤独感就越来越重。

B 现在的你需要一个有归属感的集体。它可以是一家公司、一个朋友圈子、一个兴趣团体,甚至是一个微信群,只要你在那里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并且得到同伴们的回应。

C 你的精神世界异常活跃丰富,能够理解的人少之又少。这使得你的孤独与生俱来,但其实某些时候你是享受它的,因为这种孤独感带给你一种与众不同的清高。

D 改变你宅男、宅女的生活方式吧,否则你还得沉浸在孤独之中很长一段时间。走出虚拟网络,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碰撞,哪怕会有争执和痛苦,也比一直孤独着好吧。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03.

减少

孤独感的方法”

欧文·亚隆认为,人必须对孤独有一种正确态度:要接纳孤独作为人生的背景,有承受它的勇气。回到现代人的生活中,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或者躲避孤独感,而是尽量减少它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01.在当前环境寻找归属感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归属感也存在着一种“在远方”的幻想。比如一位北漂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态:“在北京,我感觉自己是山东人;在老家,我又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觉得自己是北京人。”这就导致了一种“走到哪儿都孤独”的感觉。事实上,我们应该学会在眼前的环境里、团体中寻找归属感。

02.练习专注,提升创造性

一个画家在创作的时候不会有孤独感,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不会有孤独感,任何一种让你专注的事物都能帮助你克服孤独感。但这种专注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是要参与劳动。比如追剧的时候你也很专注,而且也不会感到孤独,但追完之后孤独感会加重。为什么?因为追剧过程中你没有参与工作,只是享受成果。

第二是要发挥创造性。创造性的事物能够带来持久的自我价值感,同时也有利于新关系的建立。

03.避免交友不当和琐碎交谈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多跟别人聊聊天就不孤独了。但如果聊天对象是错误的,你会发现,聊完之后(甚至是聊天过程中)你会感觉更加孤独。

什么是错误的聊天对象?那些沉浸在琐事和抱怨的情绪之中,那些反复就同一个话题进行无进展性的谈话,那些总是从负面角度看问题的人,都是错误的聊天对象。他们只会让你越聊越孤独。这时候,人际关系不过是你用来逃避孤独的一种错误方式而已。

04.对身体和情绪保持机警、敏感

也许对身体保持敏感,我们尚可做到,但大部分人无法对情绪敏感。这里的敏感不仅仅指“发现自己生气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以及“我有办法跟生气这件事共处”。

如果你觉得气愤、委屈的时候,能够找到引发情绪的原因,并且能跟这种情绪安静地待一会儿,那么你就不会因为没得到其他人的安慰、此刻没有人陪在身边而感到孤独了。

05.让业余时间变得有规范感

如前面所说,人类用无序的业余生活对抗 8 小时工作的被迫规范,但这无形中加深了我们的孤独感。所以,要减轻孤独感不妨从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入手,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变得“自发性规范”起来。说到底,孤独不是纯心理问题,它应该被放到生活中去看,去改变。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04.

如何看待

生命中的孤独感”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李鼎智

曾任武汉中德心理医院院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批认证督导师、

国内最早从事催眠心理治疗的执业医师。

Q 人类为什么会有孤独感?

李鼎智 从生物学角度看,人是哺乳动物里生存能力最差的。跟其他小马小羊比,我们刚出生时求生更为艰难,成长速度也更慢。这就要求我们依赖别人。所以,孤独感其实跟生本能相关。第二点,人类有思维、会思考,有情感需要交流。我们需要与人连接,需要共情。而生命的自然规律是,早期身边的关系做加法,而中年以后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能深入连接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是年龄越大孤独感越强的原因之一。

Q 网络时代人与人的连接更方便了,为什么孤独感反而更强呢?

李鼎智首先,我们去网络上找连接恰恰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没得到。在现实生活中获得足够关注与共情的人,很少会发个朋友圈然而分分钟等着别人点赞。另外,减轻孤独感不仅仅需要语言的内容,往往更多地依赖于目光的交流、肢体语言等等。从这个角度看,网络上更多是信息的传递,情感流动的部分比较少。

Q 为什么每个人的孤独感强度不一样?

李鼎智与早年成长经历有关。我喜欢将养育比喻成充电,早期养育者理解你,物质和情感满足都做得很到位,那么孩子的能量就比较足,应对孤独感的能力就更强。另外养育的质量也决定了蓄电池的质量,也就是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容器能否将获得的能量储存好。有的容器不够大、不够结实,早年创伤造成了很多裂缝,那么他/她即便从人际关系中获得了能量,也很容易漏掉。

一个恶性循环是,能量漏掉越多,就越害怕孤独感,因此也就越想要通过不停地交往来逃避孤独。但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个不平等模式——只索取,不付出。这样又会导致对方离他/她而去,而他/她因此陷入到更深的孤独之中。

而心理咨询的工作就是在咨询室里建立安全的关系,重现早年的成长经历,使创伤得以修补,帮助来访者跳出这个恶性循环。

Q 孤独感对我们的影响全是负面的吗?

李鼎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孤独感也一样。当我们从正面角度去理解“孤独感”,那么更恰当的表达应该是独立感。它能够给自我留下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你去思考,去创造,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很多在孤独的生命状态中创造出伟大作品的艺术家、科学家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你会有时常感到孤独感吗?

原来社交NB也有后遗症......放下手机的你,为什么更孤独了?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连续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现在评论区

就有机会获得神秘礼品哦

编辑 张鸣 

文 书吉 

插图 杨博

新媒体编辑 昀

本文原载于时尚健康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