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退休医生成为“大体老师”,父子相继捐献遗体器官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潘爱华 杨丽红)“父亲去年就留下遗愿‘人总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愿将我的躯体自愿无偿捐献给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子女,我们尊重父亲的遗愿,帮他完成眼角膜和遗体捐献。”今日,说起父亲宾香悟,宾斌泣不成声。

“人总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

2021年9月10日,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接到一个电话:“我的父亲宾香悟,今年88岁,老家是株洲的,在柳州工作、生活几十年,家乡的情结很重,10多年前他就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签订遗体捐献协议……”9月11日,宾香悟老人在救护车的护送下回到自己万般思念的家乡。老人心脏停止跳动后,接到通知的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工作人员协助家属办理好捐献手续,并进行角膜捐献和遗体交接工作。

88岁退休医生成为“大体老师”,父子相继捐献遗体器官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宾香悟,1933年1月出生在湖南株洲,共产党员,1949年9月参加工作,先是在湘北建设学院(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工作,1952年因工作需要来到广西柳州,直到1993年退休。 退休前,他是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

宾香悟老人退休后,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发挥医务工作者的专长,主动到街道、社区讲保健知识,把自身养生按摩保健操耐心教给大家,用行动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余热。他的格言警句“人老志坚,信念永存,退休不褪色,奋斗终身”等入编人民日报社的《人生格言经典》和红旗出版社的《新时期共产党人优秀格言选集》。

“湖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这一生都献给了广西,我一定要报答我的家乡。”宾香悟说。退休那一年,他便和妻子商量捐献遗体,当即写信与湖南医科大学(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3年,他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打算逝世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或遗体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回报自己的家乡。

88岁退休医生成为“大体老师”,父子相继捐献遗体器官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作为从事医学检验40多年、具有高级职称的检验科医生,他了解“大体老师”的稀缺。宾香悟老人曾说:“我的器官能够捐献就捐献,不能够捐献,就把我整个躯体作为医学院解剖用。”2020年1月28日,宾老写下遗愿:“人总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愿将我的躯体自愿无偿捐献给医疗卫生事业,这也是一名党员最后的贡献吧。”

“父亲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一事,母亲很早就知道,而且支持父亲的义举。作为子女,我开始是不愿意接受的,最后还是尊重父亲的遗愿。”宾香悟的女儿宾斌说。

88岁退休医生成为“大体老师”,父子相继捐献遗体器官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一家三代人都是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宾香悟一家三代人都是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016年2月,宾香悟的儿媳与孙女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2016年3月,宾香悟的二儿子宾毅突发脑溢血离世,将眼角膜、肺、肾等脏器无偿捐献,挽救了3名患者的生命。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读博士张启磊说:“我参与了百余位‘大体老师’的解剖工作,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为医学研究和教育作出的卓越贡献。正是这些宝贵且唯一的样本资源,为我们的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医疗事业提供了新的方向。”

经长沙爱尔眼库实验室各项评估,宾香悟的眼角膜虽然不符合移植条件,但可以用于科研教学,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的希望。

相关链接:如何进行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登记?

一、网上登记:微信搜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进行志愿登记。

二、现场登记:前往当地红十字会或遗体角膜接收登记站进行书面登记。

遗体、眼角膜捐献咨询联系电话:0731-82584949、13467554565。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