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经过连续三个交易日的暴跌后,周三终于缓了一口气。不过,在这次下跌中,投资者的行为跟平常有些不同,以往美股等风险资产大跌,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往往会受到追捧,这次却没有,上周美股大跌的时候,黄金也在跌。
Richard在9月9日的机构交易计划中提到,现在市场并不关心什么避险不避险,而是逐渐关心估值。哪个资产估值低,资金就会流到哪里,现在市场不看相关性,只关注当下行情的低估值。
前几天的行情也论证了这一点,在美股大跌的时候,作为避险的黄金并没有出现明显大涨,而美元反而涨得挺好,这是因为目前美元具有相对较低的估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股、黄金以及美元等资产当前的估值情况。
01、站在估值高峰的美股
首先,我们得从不断膨胀的美股估值开始说起。
自3月份以来,美股无视基本面一直上涨。目前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为29.46,这是估值过高的信号。目前标准普尔500指数显示,这些公司的市值是其过去12个月获利的30倍左右。历史平均市盈率约为15倍,只有两个时期的市盈率高于30倍,都发生在重大衰退和熊市时期(2000/2001年的科技泡沫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市盈率现已达到37倍,上周回调后,纳指仍较3月份的底部上涨了70%以上。
而美股总市值占美国GDP的比例创下了历史新高,仅略低于200%,已经远超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水平。仅标普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市值就约为30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50%。
从行业来看,美国的行业估值也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科技股。苹果公司市值一度超2万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在近5个月内翻了5倍,从3月份的800亿美元飙升至4000亿美元。如果以市值占比来计算,美国科技股巨头FAAMG占整个美股市场的比例已经高达23%,远远超过2000年科技泡沫时的16%。
目前,有数百家美国公司的市盈率远远超过10倍。以下是一些“热门股票”的名单,年轻投资者正在以10倍或更多的价格涌入这些股票。
曾经多次精准预测美股下跌的分析师约翰·休斯曼(John Hussman)也认为目前美股被严重高估。他预计标普500指数在当前市场周期结束后将下跌约三分之二,这种下跌会让美股估值回归到历史平均水平。他表示,美股估值不会下降至低于平均水平以下,因为这种情况通常只有在市场持续低迷的时候才会出现。
02、当前市场还有价值洼地吗?
在美股估值高企之际,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早就逐渐减少对美股的投资。从第二季度开始,主权财富基金就开始避开美股。
EVestment的数据显示,第二季度主权财富基金仅把7.04亿美元投入了美国股票市场,并且从固定收益产品中减仓60亿美元,并把84亿美元净额转移到除美国外的股票市场。
资金都是逐利的,当某个资产被高估时,他们自然就会逐渐撤离该资产,转投一些估值相对较低的资产。下面我们来看看交易者比较关注的黄金和一些主流货币对的估值,看看这些资产目前是被高估还是低估了。
黄金:真实价格尚未达到历史高位
黄金的价值比较难衡量,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可以来衡量黄金的价,只能选择一个参照物,进行比较。目前来看,现货黄金自8月初站上2074美元的历史高位后,一直1930美元附近上下波动。只能说跟正常时期相比,目前的黄金确实不便宜,处于相对高位,但这并不能说明黄金就被高估了。
以上只是根据名义价格进行的一个大致判断,还要看黄金的实际价格,将剔除通胀后的金价跟过去的金价相比较,看看黄金目前的真实价格(剔除通胀后的金价)处于什么水平。
经济学家Claude Erb、Campbell Harvey和Tadas Viskanta提出一种方法:知道黄金的价格和消费者价格指数后,将黄金价格除以消费者价格指数就可以得出黄金的真实价格。
如上图所示,经通胀调整后,黄金价格仍远低于2011年或1980年的水平。以1984年的价格计算,黄金价格比之前的峰值分别低了9%和18%。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的尼古拉斯约翰逊(Nicholas Johnson)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根据实际利率来衡量黄金实际价格的方法。下图显示,尽管现货黄金价格在过去一个月飞涨,但经实际收益调整后的黄金价格(黄金价格经实际收益率的折现)一直保持稳定。
在过去的15年中,经实际收益调整后的黄金价格在狭窄的区间内交易,期间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的上涨,一次是在2004年推出黄金ETF之后,投资者有了进入市场的新途径,这为按实际收益调整后的金价创造了更高的清算价格。第二次则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因此,尼古拉斯约翰逊认为,黄金的实际价格并没有被高估,在实际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黄金仍然极具吸引力。
美元:回落至公允价值以下
美元方面,我们可以从其公允价值来判断其是被高估还是低估。在3月份大部分资产都在暴跌的时候,美元指数一度飙升至102.84,随后开始一路下滑。从3月份开始,美元指数一直超过其公允价值,一度出现高达8%的溢价。不过,自7月份跌破95关口后,美元指数开始回落至其公允价值下方。之后美指又继续下破94、93和92关口,如今在93关口附近徘徊。
因此,经过前几个月的大幅下跌,就其公允价值来看,目前美元的估值相对较低,起码没有被高估。
此外,金十还粗略统计了一些主流货币对的情况,如图所示,以9月9日收盘价来计算的话,除了美元指数略低于公允价值,还有美元/日元也略低于其公允价值。而欧元/美元、英镑/美元等货币对,由于此前的大幅上升,都已经在其公允价值上方。
由此可见,美元经过大幅下跌后,目前处于相对较低估值的状态,而像欧元和英镑等货币在之前都经历了一波较大的涨幅,相比之下则略微高估了。在美股等高估值资产遭大幅抛售时,估值相对较低的资产则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就像前几天的美元。
03、美股泡沫会破裂吗?
不管怎样,美股存在巨大泡沫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存在泡沫和泡沫何时破裂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Stanhope Capital首席投资官乔纳森·贝尔(Jonathan Bell)也表示,美股已经进入泡沫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现在就会破裂。
现在美股的情况跟1999年相似,投资者认为股票本质上是“一次性”投资。只要有资金流入股市,它们就会涨价。1999年,股价上涨的公司中的绝大多数财务状况不稳定,或者被严重高估。现在的市场情绪也跟当年一样,在股价上涨的时候,没有人会相信或者担心泡沫的存在。
美股估值的扩张已经令很多业内人士担忧。然而,估值并不能很好地衡量市场泡沫。因为泡沫更多时候是一种心理现象,投资者的贪婪完全占据了上风,从而忽略了事实。
贝尔指出,仍打算持有科技股的投资者要非常小心,并且要考虑减少持股比重。如果投资者还将30%或者40%的资金分配给股市,那么就承担了很大的风险。
目前来看,美股的高估值是否能够持续下去,主要看两个因素:
第一是美联储能否给当前的高估值提供一个可持续的宽松政策环境。也就是说,只要美联储还在持续维持宽松政策,美股就很难走到拐点。第二是疫情好转后,美国经济需求增长能否快速恢复。只有经济需求快速复苏,企业利润回升,才能消化当前的高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救助计划8月份开始已经暂停,新一轮计划迟迟未定,美联储暂时也没有继续扩大宽松政策的意愿,失去财政支持后,股市流动性多少会出现一点压力,一旦美股的赚钱效应消失,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问题,而高估值可能会放大流动性冲击带来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