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一个小小的亭子,竟然登上了《新闻联播》。近日,在四川北路绿地公园里,推出不久的红色朗读亭,小巧精致,很受欢迎,央视也进行了特别报道。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虹口区委宣传部与东方网为“人人都是宣讲员”虹口区红主播宣讲大赛精心打造了线下朗读亭,在朗读亭中,你可以诵读经典片段,也可以高歌一曲,朗读亭中配有完备的通风系统、专业的录音设备,可以体验沉浸式录制空间。
对于这个传播党史的小亭子,央视在前几天的《新闻联播》【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专栏第一集《从上海到嘉兴 重访启航路奋进新征程》中,特别进行了报道。
央视报道之后,在这个周末,红色朗读亭吸引了更多市民前往。几乎每位“朗读者”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朗读者曹婷婷选择了《五星红旗在虹口诞生》片段,声音洪亮,感情饱满,短短三分钟意犹未尽。
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曾住在山阴路145弄6号,曹婷婷经常听周围老人讲述曾联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经常穿着蓝卡其布的中山装、夹个皮包在弄堂里进出。”“老人去世前,家门口长期挂着五星红旗。”曹婷婷说,住在虹口区,自己一直受到红色文化的耳濡目染,现在讲述国旗诞生的故事,特别有共鸣。
虹口区青少年事务社工付燕燕讲述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故事,北外滩派出所的民警段晓晖讲述了《提篮桥监狱的红色记忆》,祥德路小学二(2)班小朋友贾意楠朗诵了诗歌《我爱祖国》……除了国旗诞生的故事,大部分朗读者还选择《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景云深处是吾家》节选,深情讲述李白烈士和鲁迅先生的故事。
相关负责人表示,虹口区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也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鲁迅故居、瞿秋白寓所旧址等都在虹口。近年来,虹口在组织开展红色活动时发现,不少年轻人会自觉地在网络上传播红色文化,由此得到启发,专门打造了此次红主播宣讲大赛。
大赛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向全体市民开放,分为专业组和民星组。“红色朗读亭”作为“人人都是宣讲员”虹口区红主播宣讲大赛的线下配套,在全区开展巡展,运用数字技术,为市民群众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空间。
朗读亭分为“说”、“读”、“唱”三个板块。在这个“红色空间”里,参赛者可以围绕虹口党史、红色故事、个人亲历等主题,录制短视频作品,投稿参加比赛,以实际行动共同献礼建党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