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发布后引起极大关注,高考改革将带来哪些影响?学生选科方向该如何考虑?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发展将发生哪些改变?为此,本报记者对业内相关专家进行了采访。
学生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将影响选科方向
根据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学生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
南宁三中副校长、广西新课程学科专家组成员李杰认为,高考综合改革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选科组合与大学专业选择的直接对应关联。在高考综合改革之前,是学生根据高考分数选择大学专业。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之后,学生在高一就可以提前了解大学院校、专业录取所对应的选科组合。简而言之,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综合实力等方面考虑,选择将来想读的大学、想学的专业以及未来想从事的职业。
首批广西教育政策与法制研究专家库专家、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寿强表示,学生在选科时,通过综合分析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这样就可以用自己优势的学科去弥补弱势学科,取长补短的同时也可以真正专注自己的学习兴趣。
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实施后,在高考投档中,以“院校+专业组”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院校+专业组”指的是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那么,这类型的“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方式有何优势?陈寿强说,这种方式有益于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满足高校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要求,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录取挂钩改变育人模式
在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陈寿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仍主要采用档案式的评价,要求学生在特定平台中客观记录具体活动,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权在高校,高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校录取挂钩,从而放大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用。在考生分数相同时,可作为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的依据。在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录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录取(如高职审核注册录取)中,可依据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形成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或成绩,并在考生录取总成绩中占一定权重。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重要参考的改革,可有效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转变,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
学校应实施新式教学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指导
在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南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广西特级教师戴启猛看来,正所谓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作为学校,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戴启猛说:“学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广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战略意义,提高政治站位,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同时,学校要准确定位,顺势而为,努力把国家赋予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选择权还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实施‘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同时加强高中学生职业发展指导,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找准成才方向。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学校自身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品质。这些变化,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满足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各级各类学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对学校教学实施、学生管理和高校招生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戴启猛认为,归根结底,高考综合改革最根本也是最值得肯定的“变”,在于它一定会撬动中学教学改革和高校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转变,不仅关注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未来成长;既要求高中学校能够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改革育人方式,还要求高校能够以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改革招生综合评价制度,用“教育生态系统重建”的方式让高考新政“安全着陆”。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重大的教育改革,唯有沉着应对,积极谋划,工作到位,为所当为,才能在新时代新要求中把握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