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已经在9月30日上映了,截至到10月2日,该部电影票房已破7亿,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这场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
为什么要被搬上大银幕,
让更多人知晓?
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蓄水湖,周围环绕着海拔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地形险要,村落稀疏,人迹罕至…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15万人,昼伏夜行,躲过侦察机搜索,潜入长津湖地区…
当年冰雪埋骨的朝鲜战场
到底发生了什么?
长津湖
一个令美军胆战心惊的地方
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志愿军第9兵团
在这里与美军第10军展开激战
视频来源:新华社
在这次战役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
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战果
全歼美军“北极熊团”
在志愿军的猛烈进攻下
长津湖战役
以志愿军全歼美军一个团
将美军主力打退告终
电影中,有一段志愿军吃土豆的桥段…
土豆被冻成了冰疙瘩,志愿军战士将冰土豆夹在腋下暖着,软一点的时候才能慢慢吃,否则那土豆硬得会将牙齿崩下来…
镜头一转,美军正在吃感恩节大餐…
经考据,当天美军陆战第一师的晚餐菜单是:烤火鸡、炸薯条、牛肉馅饼、蔬菜沙拉、水果蛋糕、每个士兵还有一杯特调鸡尾酒…
与志愿军的单薄棉衣不同,美军普通士兵均配发羊毛内衣、毛衣、毛裤、防寒服(带帽)、登山服、鸭绒睡袋,侦察连还配防弹背心,肩部和上胸有尼龙衬垫,腹部和背部粘着玻璃纤维甲片…
在柳潭里堵截战中,志愿军二十军有一个连队就埋伏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没想到,美军竟然毫发无损的通过了这个区......
后来,打扫战场时才知道,这个连队在雪地里埋伏了一夜,全连仅剩的60多人全部冻死,他们遗体依然保持着射击的姿势(“冰雕连”的故事在电影中也有呈现)......
当你掌握了足够多的事实和细节,你就能明白,志愿军为什么未能全歼美陆战一师,我们的先辈已经拼尽了全力......
老战士刘伯清曾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就掉了,一点都没得知觉喽!”
整连志愿军被冻成冰雕,枪口却冲着敌人来的方向,依旧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美军想把他手里的枪拿走,却怎么也拿不下来,不得不掰断了三根手指头……
“保家卫国”这几个字,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
电影《长津湖》战役亲历者
小战士冻伤冻截肢,再痛也不哭!
▲长津湖战役亲历战士周全弟,卧雪三天三夜,严重冻伤失去四肢
周全弟:“我们在雪地上趴了三天三夜,最后一天晚上,要下命令开始打敌人的时候,我已经起不来了,脚啊,手啊,都是麻木的,啥事也不晓得了。”
电影《长津湖》中战士、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亲历者、今年96岁的老军医于芝林在采访中谈到:“16、17岁的小战士们冻伤、冻截肢却没人哭闹,再痛也不哭!”
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
支撑着这些年轻的战士们,
战胜当年几乎无敌的美国精锐?
一名冻死的战士,在临死前写下的遗言,也许能让我们知道原因。
他这样写道: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
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