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精者精液合格率不足两成,专家建议供精年龄下限调低至20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人类的精子质量下降一直是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人类精子库捐献者合格率也在不断下降,如何筛查合格供精者等方面出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近日,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国人类精子库专家经过研讨,最终达成了《关于筛查合格供精志愿者的标准更新的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专家共识》建议供精志愿者年龄为20-40周岁;建议对供精志愿者进行心理和精神状态评估;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可判定为严重屈光不正,不建议将这类高度近视人群纳入合格供精者等。

供精者精液合格率不足两成,专家建议供精年龄下限调低至20岁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图/视觉中国

筛查合格供精者出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据悉,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7家经国家卫健委批准成立的人类精子库。最大的人类精子库一年平均筛查4000-5000名潜在合格供精者。

国内一项持续15年、纳入3万多名供精志愿者的研究显示,2015年供精志愿者中,不足20%的人精液参数达到合格供精志愿者标准,供精合格率仅为2001年的1/3。《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五版,将前向运动精子的下限参考值由50%调整为32%,将精子正常形态率的下限参考值由30%调整为4%。

同时,随着国内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2003年开始执行的《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在如何筛查合格供精者等方面出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以达成共识。

近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辅助生殖技术监测与评估专业委员会精子库与生殖男科学组组长张欣宗教授发起,唐运革教授、王奇玲副研究员等以及全国人类精子库专家组成专家共识工作组,由学组秘书黄川博士起草,副组长朱文兵教授指导,经过前期问题收集整理和文献总结,多次专家研讨最终形成共识,即《关于筛查合格供精志愿者的标准更新的中国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提出降低年龄下限等9条建议

据了解,该《专家共识》聚焦供精志愿者检查标准,内容涉及供精志愿者检查的各方面,包括供精志愿者年龄、精液参数、精子形态率的选择,供精志愿者体检标准的补充,供精志愿者检查结果标准解读等3个部分,共9条建议。

专家表示,男性的精子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目前中国大陆大学生为精子库供精志愿者主要人群,在校大学生普遍年龄为18-22岁。为避免高龄男性供精者精子带来潜在风险,同时招募更多优秀在校大学生,参考不同国家捐献者年龄标准,《专家共识》建议供精志愿者年龄为20-40周岁。

在精液参数和精子形态率方面,《专家共识》建议参考最新版的《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供精志愿者精液检查前向运动精子不低于50%,冷冻复苏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不低于32%,精子正常形态率不低于4%。

此外,专家共识还建议根据地区发病率针对性进行供精者基因筛查检测,如地贫基因、耳聋基因等;建议补充血常规检测;建议对供精志愿者评估心理和精神状态,以避免一些精神类病患的发生;推荐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可判定为严重屈光不正,不建议纳入合格供精者等。

目前,该《专家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国内版进行了注册,可供全国人类精子库借鉴,为规范我国人类精子库合格供精者筛查标准,设立标准化供精者筛查工作流程,提供指导和参考,也为人类精子库建立一致的供精志愿者检查标准提供帮助。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