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为何不敢和父母说?
01
这两天,一名26岁的小伙上了热搜。
深圳林先生,小时候有一只会发声的“小黄鸭”。
出于好奇,他在6岁的时候,将小黄鸭里面那个会发声的哨子给吞了下去。
后来,因为年纪小,害怕被父母骂,他便将此事瞒了下来。
并且,一瞒就是了20年。
期间,林先生也多次去医院检查,但是一直没能找到。
他本人也因此长期受肺炎所折磨。
最近,他又因为肺炎来到医院检查,然后被医生发现了藏在他体内多年的哨子。
经过手术,医生顺利将他体内的哨子取出。
现在经过治疗,林先生的身体状况比之前好了很多。
对于林先生隐瞒20年自己吞哨子这件事,有网友调侃他有点笨。
但更多人却对此表示理解。
尤其是他小时候不敢告诉父母的心情,让数万网友感同身受。
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小时候有同样的经历:
“我也是,小时候掉河里自己爬上来不敢回家,怕衣服弄湿了被骂。”
“唉我也是,小时候没注意被路边的装修废材戳穿了鞋子,直接戳进脚底板,怕家里骂我自己拔出的钉子,然后爸妈问我为什么一瘸一拐的时候我还说好玩,然后强装正常走路。”
“加一,小时候被摩托车撞飞第一反应不是疼,也没哭,是想着千万别让爸妈知道。”
可见,那些遇事不敢告诉父母的孩子,有多害怕自己的父母。
只是,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孩子为什么会抗拒对父母说自己的事情呢?
02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受伤了,宁愿自己忍着也不肯告诉父母?”
提问者是一位妈妈,有一次她让儿子帮忙提东西的时候,发现儿子的右手一直在抖,经过询问才知道儿子是打篮球时把手扭了。
在学校时儿子会贴膏药,但是回家怕被她发现,就把膏药撕了。
她听完后,狠狠地指责了一番孩子的不小心,然后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
可儿子除了刚开始交代下受伤的事情以后,全程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这位妈妈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宁愿自己忍着,也不愿意告诉大人。
对此,一位网友的回答十分扎心:
“因为你习惯了,先教训孩子一顿。”
其实,孩子受伤了,父母也心疼。
可偏偏不少家长喜欢在表达心疼之前,先责骂孩子一顿。
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
小时候,他大冬天掉进了水里,全身都湿透了,冻得不行。
结果,他一回家就被妈妈用棍子扎扎实实打了一顿。
这件事至今让他印象深刻。
其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不管是受伤了,受委屈了,还是犯错了,都不愿意第一时间和父母说。
并不是因为孩子不善于表达,拒绝和父母沟通,而是害怕父母的责骂。
毕竟,受伤了,自己忍着,顶多是伤口痛。
可和父母说,很有可能就是身心加倍的痛。
孩子如何选择,答案显而易见。
03
当然,孩子遇事不愿与父母说,还有一个原因:
那便是父母的不信任。
我曾看过一个综艺节目叫《中华好妈妈》。
其中有一位妈妈,她讲述的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有一次,她父母的一位男性朋友来家里做客。
在父母不注意的时候,这位叔叔欺负了她。
她将事情告诉父母,可她父母却没当回事,还说她是小孩子乱讲话。
父母的态度,让她又难过又委屈。
从此以后,她遇事再也不和父母说了。
哪怕事情再难,自己受再多委屈,她不敢也不愿和父母提起。
父母原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可这份信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父母的质疑,便是消磨孩子信任最大的利器。
一旦孩子攒够了失望,便很难再向父母敞开心扉了。
04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
去年,10岁男孩小军,被冤枉恶意划车。
车主王先生发现自己的车被人划了,报警后通过监控他认定小军就是划车者。
可小军不承认。
他说自己只不过是在车边逗苍蝇。
孩子的父亲其实看完监控后也有些犹豫。
于是,他便先赔偿了车主3500块钱,带孩子离开了。
回家之后,他和孩子沟通,反复跟儿子确认,见儿子一直说自己没划车,他也相信这件事与孩子无关。
而事实上,车也的确不是小军划的。
当时处理这件事的民警,见小军态度一直都很明确,也觉得小军没有划车。
于是该民警连续看了几天的监控录像后,终于发现,此前这辆车就已经有了划痕。
孩子是被冤枉的!
最后,车主在得知真相后,不仅将钱退回,还亲自向小军道歉。
对此,很多网友都点赞这位民警。
要知道,小孩子被误会,会对他的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同时,不少网友也觉得孩子有一位理解信任他的父亲很幸福。
虽然父亲当时先给了钱,但实际上他是见当时围观的人太多,不少人指责孩子。
他怕孩子更加委屈,所以才决定赔偿,尽快带孩子回家进行安抚。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对人的信任,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
那些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灵会在无形之中获得滋养,从而有底气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而那些总是被父母质疑的孩子,心灵满是伤痕,为了不再受伤,便会选择封闭自己。
孩子的心对父母筑起了防线,亲子关系也就慢慢产生了裂痕。
05
尹建莉曾说:
“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家长们,如果孩子遇到事情,不愿意和你沟通。
平日里,也不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想法。
那么,千万不要责怪孩子。
先思考下作为父母的你,是否足够关心,信任孩子。
毕竟,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疏远”父母的。
本文图片素材综合于网络。
本文为米小圈公众号(ID:beimaogege)原创。作者圈妈,有一男宝和一女宝的二胎妈妈,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父母们和孩子的成长。授权请联系米小圈(ID:beimaogege)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