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如果有一句诗能形容金曲歌后周璇的一生,那一定是苏轼《薄命佳人》中的这一句。她是旧上海难得的艺术家,美丽、低调、富有才华,但无奈命途多舛,最终只剩下“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
周璇是1920年生人,回顾她短暂的一生,唯有“不幸”二字可以贯穿。周璇原名苏璞,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她一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3岁那年被舅舅拐卖后,她的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小小的周璇被转卖过两次,最后收养她的人家姓周,给她取名周小红,直到被黎锦晖看中出道才改为周璇。在养父母家她并不被宠爱,养父鸦片成瘾,差点将她卖去青楼,养兄也常欺负她,从小周璇就从未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这也导致了她敏感、脆弱的性格缺憾。
后来为了补贴家用,周璇跟着黎锦晖加入了明月歌舞团,在1931年正式参加演出,随后因为出众的外形和清亮的歌喉一步步走红,逐渐成为了旧上海最受欢迎的两栖明星之一。那时候周璇有多火呢?白先勇曾经回忆道:“上海滩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家家花好月圆,户户凤凰于飞。”而她的《夜上海》以及《天涯歌女》亦是传唱的经典,至今还在被人们喜爱。铺天盖地的荣誉向她飞来:金嗓子歌后、电影皇后、上海七大歌星之一……但周璇一如既往地低调谦逊,从不趾高气扬,只安安静静地唱歌、演戏。
1938年,周璇与作曲家严华举行了婚礼,二人真心相爱,严华又对她很好,一时间被视为金童玉女。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周璇在工作上太过专注和认真,经常在片场连轴转,使得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不幸流产。接着电影公司又炒作她与合作男演员的绯闻,这让严华无法接受,最终二人在长时间的争吵和矛盾中分道扬镳。这段感情的失败让周璇极度痛苦,这时一个叫朱怀德的商人走进了她的生活中,对她无微不至、关爱有加。由于小时候的经历,周璇对于家庭的渴望比谁都强烈,于是她被朱怀德感动,同意与他同居。
谁知朱怀德不过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周璇在一起只是觊觎她的美貌和财产。在周璇怀孕后,已经找到新欢的朱怀德竟然对她极尽羞辱,轻蔑地对这个孩子的来历表示了怀疑。周璇万念俱灰,只能自己一个人生下了孩子,这时她的精神状况已经被刺激得非常之差,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幻觉。1951年拍摄电影《和平鸽》时,剧情中有“滴血验亲”的情节,拍摄时周璇入戏太深,又想到了朱怀德对自己的羞辱,竟在片场大声哭喊起来,字字泣血:“是你的骨肉,就是你的骨肉!验血!验血!”
发现不对劲的剧组人员赶紧将她送往医院,而医生诊断她已经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最后的岁月里,一代歌后就这样一个人呆在精神病院里,时而清醒时而疯癫,最终在1957年9月22日香消玉殒,年仅37岁,时人为之痛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