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女做饭被炸伤:母亲2次献皮救女,到底该咋理解痛苦共担?

17岁少女做饭被炸伤:母亲2次献皮救女,到底该咋理解痛苦共担?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少女的母亲献皮手术后

河南新乡一位17岁少女在做饭时遭遇液化气泄露爆炸,全身超过95%(皮肤面积)被烧伤。事发后少女的母亲为救自己的孩子已经2次献皮,依照少女姐姐的说法,如今她母亲身上能献的皮所剩无几,接下来捐自己的皮也要救妹妹。目前,少女已经历3次植皮手术,共花费多达55万元,可还未脱离危险。

有必要强调的是,即便媒体叙事再怎么集中辞藻去凸显“亲缘自救”的难能可贵,但是回到事情的基底上依然是悲惨的,痛苦的,难耐的。以至于在媒体镜头下,当少女的母亲拉着哭腔喊出“为了妞,不疼”时,总让人觉得这个家庭很难再欢笑起来。

之所以这样讲到不是希望这家人一蹶不振,而是对于如此的灾难落到寻常百姓之家时,就是严格意义上的灭顶之灾。福克纳在《修女安魂曲》中写道:“过去其实并没有真正过去,过去就活在今天。”循此而言,眼下的伤痛又怎能轻易退却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叙事不断所强调的残酷数据,更像是将悲惨量化。要知道我们被小刀划破手指都会不自觉地作出闪躲动作,由此也就可理解少女母亲在献皮后疼到无法入眠,只能靠咬被子自我安抚是个什么情境。

当然在媒体的图景里,既能看到痛苦,也能看到救济,还能看到感恩,可这依旧不能代表悲惨走向终结。毕竟对于被炸伤的少女来讲,已经不再是她个人的悲剧,伴随着她母亲的献皮,姐姐的献皮,将会彻头彻尾走向家庭的悲剧。

说实话,此处谈论家庭的团结确实显得很温情,但是当未来的日子逐步涌向这个家庭时,被分担痛苦的少女,以及她的母亲和姐姐终将无法回避现实的局促。在一定程度上,少女的母亲应该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小。但是对于2个女儿来讲,如果皮肤不再完美,很可能会影响未来的生活选择(尤其是婚恋层面)。

人们惯常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悲剧,不知道怎么演的时候,就反着演。高兴的时候可能最悲伤,但悲伤的时候要学会笑着,这样才不顺撇。简而言之,要学会将悲剧按照喜剧的方式演,才能勉强演完人生这场大戏。

只是回到“17岁少女做饭被炸伤”的事情上,想必再怎么去戏剧化,也依据无法遮掩其中的悲惨。平心而论,17岁的少女才正迎来人生的好阶段,甚至远比“还年轻”还要“还年轻”。可命运就是如此吊诡,少女看着母亲干农活辛苦,帮着家里做顿饭却迎来人生的至暗时刻。

正如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里所讲的:“运气和情绪统治着世界。”就好像在不可知的命运里,很多人注定会被重击,虽然人们常说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发生在任何人头上就成为百分百的大事件,并且无法承受只能硬挺。

另外对于献皮的抉择来讲,如果少女的母亲献皮可用“疼女心切解释”,那么少女的姐姐献皮又该用什么去解释呢?甚至就算可以用“姐妹情深解释”,那么如果未来因此而人生陷入困境,她到底会不会后悔呢?并且对于母亲和姐姐的深情大义,少女又该如何承受呢?

我们很清楚,在给予和接纳之间总是存在重量的博弈。不是给予者认为接纳者亏欠自己,就是接纳者总是无法摆脱给予者的无形囹圄。在这个问题上别说是姐妹之间,就连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总是存在的。

所以很多时候,当媒体描摹出很完美的图景时,也只能说那时那刻很完美。真要是顺着未来之光追下去,或许未必都是完美的。不得不承认,多数人注定在救济下被迫活下去。就比如被炸伤的17岁少女,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接受给予,即便再怎么不情愿。

与此同时,就算加缪在《反与正》中强调“没有生之绝望,就没有生之热爱”。但是对于寻常人的绝望来讲,可能更关乎未来如何活下去。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没得选”都关乎选项,很多时候没得选是真的毫无选项,只能被迫写下自己的答案。

我们都知道,55万元可能在大都市里还不够支付买房的中介费,但是对于乡镇人家而言,却可能是数十年的积蓄。所以当少女的姐姐当着镜头给好心人鞠躬时,即便再怎么有刻意的成分,也依然无法折叠其中的真实。

要承认此刻这家人确实需要救助,如果靠鞠躬真的可以换取足够救治的费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少女的姐姐会不停地鞠躬下去。就此而言,我们再去看那些轻生者的决绝,总觉得在求生和求死之间永存鸿沟。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