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在全球疫情危机肆虐之际,国际空间站问题频出的时候,中国空间站仍在稳定发展中,一个又一个好消息接连传了出来。日前,据环球网报道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经过密切协同的合作下,圆满结束了6.5小时的出舱活动,完成了首次出舱活动中的全部既定任务。据悉,这是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有女航天员参与的出舱活动,对中国航天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过,就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好消息频传的时候,美国却头疼不已。日前,据环球网11月10日报道称,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公开宣布将会把重返登月计划推迟到2025年。对此,NASA相关人士透露称,具体推迟原因是因为用于发射载人飞船的太空发射系统技术尚不成熟,之后还需要再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活动。与此同时,不少专家对此提出质疑:难道1969年就是个骗局?
对此,有关人士分析称,其实美国推迟登月计划也在情理之中。据悉,自从太空发射系统于2011年正式提出之后,便因为各种原因被推迟试车,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美国重返登月计划和国际空间站的部署工作。按照原计划,这一太空发射系统其实在2019年就应该投入使用,从而为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事实上,美国也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直到现在已经投入了超过180亿美元,还是未能正式投入使用。
随着美国太空发射系统的一再推迟,外界对于NASA能否在未来几年内成功重返月球产生了深深地质疑。美国作为“头号强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61年的时候就开始实施“阿波罗计划”,并于1969年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登月计划。对此,有关人士直言,当初美国为了实施“阿波罗计划”,可谓是动用了举国之力,年平均投入更是高达30亿美元,占据了NASA年度预算的60%。
事实上,现在已经不是美苏进行太空竞赛的时代,动用举国之力实现登月计划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就现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其实不需要再进行这种无任何意义的高耗资投入。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实现载人登月其实并不难,而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意义也不是完成政治任务,而是带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