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费者,都特别看中“性价比”。买基金也如此。
收益高、风险低的产品,大家都想要,但如何从一大堆基金中,挑出最具性价比的呢?
感谢诺奖得主——夏普(不是卖电视的那个)为我们提供了这个指标:夏普比率。
您肯定听过:
投资有风险。
收益越大,风险越高。
想获得超额收益,就必须承担额外风险。
夏普比率表示的就是:每额外承担一份风险,可以额外获得多少收益。
就基金而言,在风险一定的前提下,夏普比率越高的基金,收益率越高。
假如有A、B两只基金,A年化收益20%,B年化收益10%,你选哪只?
一般人肯定想:“这有啥好选的?A啊!”
且慢!如果A的净值波动是下图这样的呢?
拿着这样的基金,您的心情也随净值七上八下,这还算是轻的。如果基金跌到最低值时,恰好急用钱,是割肉还是不割?
而B的净值曲线,如果是上图这样的,您是不是会好好掂量选A还是选B?
从收益风险来看,A的收益只是比B高了一倍,风险却高了好几倍都不止。反映到夏普比率上,就是A、B基金的夏普比率可能分别是0.5和2。
从性价比(和预防心脏病)的角度来说,夏普比率高的基金B,或许是一般人的最佳选择——虽然收益率低了点,但是可以长期、稳健、舒服地赚钱。
毕竟为了一点额外回报,承担过高风险,投资体验差不说,在熊市时还有可能“翻车”,多不值呀!
当然,如果您是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愿意牺牲投资体验,或有能力承担高风险,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选基金时看夏普比率就够了吗?当然不是。
夏普比率高的基金,只是“性价比”高,但绝对表现却未必出色。
事实上,夏普比率最高的基金是货币市场基金,因为这些基金几乎没有回撤。但显而易见,它们的收益也很低。
因此,在投资基金时,最好将收益率和夏普比率结合起来:先挑出业绩出色的产品,再利用夏普比率辅助决策,精准地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
这么看来,挑基金也如挑伴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