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4名队员,进入哀牢山进行野外作业失联。经全力搜救,本月22日,4人被先后发现于2号补给点附近,不幸遇难。
11月23日21时50分,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移交失联人员单位。由于哀牢山山形陡峭,地理环境复杂,4名地质工作人员遗体转运工作十分艰难。搜救人员带着遗体,22日一天才走了400米。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称,这些失联人员,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曾经都当过兵。
从4名调查员失联当天起,很多人十分关注搜救进度。得知4人遇难消息后,大家十分痛心。他们被困哀牢山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遇难原因尚在调查,但根据搜救现场视频以及对搜救队员的采访,我们可以初步了解4位调查员当时面临的是怎样的困境。
疑因罗盘失灵迷路
补给不足导致失温
有救援队员披露,4人使用的是机械罗盘,因哀牢山上有磁力紊乱现象,罗盘产生错误的方向指引,导致他们一直在围着临时营地转圈。
在现场的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队员描述,根据目测,4名遇难者衣冠较为完整,也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另据报道,现场搜救人员称,地质人员疑似罗盘失灵、绕路造成补给物资不够,并导致失温。
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谭章称:他们4个人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走在山上面,在某一位置打个点,而后下山。但因为山顶上面有雨有雾,他们在找样点时,机械罗盘出现了故障,因此他们的行动范围就围着窝棚在绕圆圈,一直没有去到样点。此外,山上没有手机信号,队员们也未曾携带卫星电话,所以无法与外界通联。
“最初发现的3位失联人员遗体,一位队员的衣服已经掀开,露出了腹部,脸上还有笑容。”谭章说,这是典型的失温后出现的症状。
救援人员讲述更多物资携带细节
据了解,这4名人员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所携带的补给包括:水和食物方面,2包蛋黄派、4个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装备方面,携带有RTK(实时差分定位)设备、森林罗盘、工兵铲、铁锹等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RTK设备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定位仪器,只要打开,就能通过卫星将实时数据传送至后方指挥中心,后方指挥中心也能够通过相关数据准确定位出设备所在的位置,差别属于“厘米级”的。然而,据搜救人员介绍说,这4台RTK设备被携带进山后,并没有被打开过。
不过,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士表示,原始森林中如果失去通信信号,即便打开,后方人员也收不到信息。参与救援的张先生也给出了同样的说法。在搜救过程中,他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经常收不到消息。
此外,在山下等候的驾驶员何映颖担心他们晚上下不了山,从备用油桶里给他们倒了1矿泉水瓶汽油,供生火取暖、防野兽、稀释油漆用。
11月22日,搜救突击队在失联人员被发现位置找到的背包 图源:云南消防救援总队
4名人员中,张瑜背了1个装吃的和作业工具的迷彩大包,张金榜背了1个盛有罗盘、平板的灰色蓝色双肩包。穿的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
据悉,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为男性,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4人此次进入哀牢山,是执行森林蓄积量调查的任务。原计划13日进山,并已跟司机约好14日下午4点下山。
哀牢山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救援人员:“500米距离用时两小时”
根据公开资料,哀牢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高海拔3100多米,范围涉及楚雄州的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县、镇沅县,玉溪市的新平县,仅在普洱市镇沅县的面积就达到13.5万亩。该地区山势陡峭、地理环境复杂。
在接到报告后,普洱市、玉溪市两地成立救援指挥部,投入公安、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山地救援队、本地村民等救援力量,同时,利用卫星电话、无人机、直升机、搜救犬等进行搜救。
参与救援的云南省山地救援队的赵雷(化名)说,哀牢山地势复杂多变,前几天曾下雨,山里有雾,加之信号总是断断续续,导致很难辨认方向。“我们脚下的刺竹太密,500米的距离甚至得用时两小时。”
赵雷说,除了地势复杂外,他们还需警惕野生动物袭击。还有搜救人员表示,曾听到熊的叫声,一些坡度较大的地方,搜救人员需要“蹭着、滑着往下走”,而河道、峡谷、瀑布等危险、陡峭地带,则需要专业的山地人员使用绳索等设备搜寻。
战友得知消息很痛心
22日,曾经的战友李先生得知了张金榜的死讯。李先生和张金榜是2015年武警黄金部队新兵连的战友。
李先生回忆道:“我们是同批兵,一起入的伍,当时在新兵连,我们一起训练、聊天,他平时非常踏实,训练也很认真,我记得他是左手写字,字迹非常漂亮。”
后来,他们各自退伍转业,分别被分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下属单位,“他是昆明单位,我是成都单位。”李先生表示,他们的工作项目大致相同,都是日常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
图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
目前,各项善后事宜正在开展,遇难原因也正在调查中。
中国地质调查局官网已换成黑白页面,对遇难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沉痛哀悼。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示,将慰问遇难者家属,宣传遇难者先进事迹,积极帮助家属子女解决实际困难。
图源:中国退役军人公众号
地质勘探员们常年忙碌在一线。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他们为掌握全国森林资源状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员的默默付出,让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我们对因公殉职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
最沉痛的哀悼!
我们向在一线展开搜救的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向所有地质工作者致敬!
校对:朱咏梅
编审: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