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To B 领域的更多大佬思考感兴趣,欢迎报名参加12月13日36氪在上海举办的「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如果你对To B 领域的更多大佬思考感兴趣,欢迎报名参加12月13日36氪在上海举办的「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
2020年至今的疫情打破了许多惯有的秩序,居家隔离、限行管控、国际需求与金融市场波动,让几乎所有行业都经历着危机考验。
被疫情打乱正常运转的企业们,开始主动寻求加速数字化进程。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正在重塑原有的商业模式,用更灵活的企业能力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金蝶创见者大会上,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徐少春表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场景的数字化,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或系统,而是数字化的技术和业务、场景融合起来,变成一个个的业务能力。企业的数字化系统演变成企业的业务能力,特别是疫情当下,企业的业务能力更是一种战斗力。
2019年,Gartner提出了EBC(企业业务能力)的概念,指IT 从控制角色转变为数字化业务的一部分,将更多负载迁移到云端。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提高,ERP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变化的使用需求,企业需要可以更高效实现智能管理的现代系统。
此次金蝶联合Gartner发布的《2021 EBC白皮书》,更进一步提出了“可组装(Composable)”的概念。可组装的企业更加愿意将适应性和敏捷性方面作为主要目标,采用可组装的技术,支撑多种业务目标,采用多种业务成果,高度适应变化的商业环境。一个个业务场景可以变成一个个颗粒化的“积木”,通过对“积木”进行不同的组装,打造一组新的应用程序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根据统计表明,可组装企业无论是在成本、风险、收入还是资金方面,都有优异的变化,总体业务绩效要比传统企业高30%。据Gartner预测,到了2023年,采用业务可组装方法的企业将比竞争对手的业务创新速度快80%。
基于“可组装”的EBC理念,金蝶发布了企业级PaaS云平台金蝶云·苍穹的最新版本,应用AR、区块链、分布式计算等新技术,大幅增强了算力。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赵燕锡表示,金蝶云·苍穹基于中台架构进行设计,将28年的业务沉淀到业务中台形成组件,保证既可被复用,也可被组装。
根据金蝶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400家大型企业,3万多家中型企业正在应用EBC重塑数字化业务能力。基于数字中台的能力,管理软件的国产化也开始加速。
在新冠疫情刚刚爆发的2020年,华海通信(原“华为海洋”)应用十余年的海外系统无法继续使用,必须换用本土系统。华海通信与金蝶一起用68天上线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业务场景协同解决方案,完全替换此前十余年建成的184个国外系统,覆盖华海的LTC、PTP、ITR、IPD四大核心业务流程,和研发、销售、工程项目、生产制造、供应链、售后服务、财务、人力资源和办公管理等业务场景。
徐少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蝶已完成了44家大型企业的国产化替代,将国外的ERP系统替换成了金蝶的EBC系统。中国的大型企业正在给予本土厂商更大的信任。
从最终结果看,徐少春认为数字化将从两个方面为企业带来效益。
首先,可通过数字化优化运营,提升客户体验的水平、员工的效能、生态的协同、万物的互联、分析决策的能力。以响应市场需求、渠道变化或增强业务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显著提升企业端到端的运营效率。
其次,基于数字化的商业创新,形成自己的数字化产品,既可变成流量收入,也可形成企业的数据产品,从而形成平台经济。数字化让企业有了全新的产品或服务,新的收入来源或计费模式,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本文完)
如果你对To B 领域的报道感兴趣,欢迎扫码关注“数字时氪”公众号(微信ID:digital36Kr)
扫码关注数字时氪公众号(微信ID:digital36kr)
如果你对To B 领域的更多大佬思考感兴趣,欢迎报名参加12月13日36氪在上海举办的「2021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
中国数字化创新高峰论坛,关注数字时氪(微信ID:digital36kr),即刻报名参与。
36氪 36氪(36Kr.com)是中国领先的科技新媒体,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