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尹晓军)这个学期,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学校,每间教室的显眼位置都多出了一张作业布置清单,当天的学科作业内容、时长及课后服务学科等情况一目了然。
“作业不用带回家,老师当面批改,既破解了学生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难题,又把作业控制在合理的时长范围内,利用作业清单和任务清零清单,还确保了课后服务的时间、场所、教师、任务和效果,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凤翔学校校长庞兴旺说。
作业时间缩短了,教学质量会不会降下来?答案是:不会。
在凤翔学校,像备课一样备“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已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这也是该校将“双减”作为改革突破口,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一体两翼”工作思路的强大引擎。
凤翔学校是一所新建九年制学校,学生中进城务工家庭随迁子女占比超过90%。对此,学校建立了“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并鼓励教师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分层作业巩固知识、收获自信、快乐成长。同时,变“大锅饭”为“自助餐”,针对不同学情学生开展差异化、个性化的“培优补差”行动,实现因材施教。
“过去,教师布置作业比较随意,没有设计作业的概念。现在,每周各教研组要集体备作业,由备课组总体设计、教师优化选择,最后再由班主任根据班情统筹整合,作业变得更加智慧、有效,也达到控制作业总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该校中学部英语教研组组长巩艳霞介绍。
凤翔学校七年级历史教师李佳文今年刚入职。“双减”政策出台后,每节课她要专门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分组讨论并消化新知识,这也意味着她的课堂讲解时间缩短,对于李佳文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何在完成既定教学安排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李佳文和同事进行了更细致、全面的课前、课堂准备——精细备课、精湛上课、精准辅导。“我们更加聚焦高质量备课和教研活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研判学情,做到教学设计科学、精细。上课中,严格落实课堂的导、学、展、评、测,突出学科核心素养,课后的作业设计也倡导分层、个性化,基础作业、拓展作业和实践操作作业并重。”李佳文说。
课堂提质增效,课后服务也同样精彩。在确保学生校内“吃得饱”的前提下,凤翔学校不断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为学生“加餐”——教师化身“多面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并根据教师兴趣和特长,打造了20多门课后服务课程,坚持做到“生生有特长、人人有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科技教育是凤翔学校的特色之一,该校是安定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学会基地,聚集了一批跨学科、跨行业的专业师资,学校的科技体验馆、科技制作室、科技展厅和科技长廊等深受学生喜爱。“我们把科技教育纳入了课程教学,鼓励教师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就在身边,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庞兴旺自豪地说。
“过去是跟风上培训班,花钱不说,啥也学不到,孩子一天都睡不醒。现在,孩子在校有老师提供课后辅导,晚上还能和我们一起走走路、打乒乓球,锻炼身体,每天都有精神和学习冲劲。”一位学生家长的话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课后服务时间,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正在进行科技制作。尹晓军 摄
两位学生正在合作完成科技产品的组装和调试。尹晓军摄
课后服务时间,美术指导教师点评学生的素描作品。尹晓军 摄
课后服务时间,喜欢书法的学生在书法室内练字。尹晓军 摄
英语教研组正在热烈讨论备“作业”。尹晓军 摄
课后服务时间,舞蹈室内,教师带领学生排练节目。尹晓军 摄
作者:尹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