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身兼重任,在小时候就要培养孩子好习惯,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都要注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团”,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孩子的行为反映了家庭素质,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行为举止上做出表率,像旗帜一样引导孩子变得优秀。
每位家长都会带孩子参加宴会,大人在交谈着生活琐事,一旁小孩子们在嬉笑打闹,吃饭聚餐本身是件放松的事情,但有些没分寸的孩子,让整个饭局变了样。
我们经常能看见,熊孩子撒泼打滚,一旁父母吃得津津有味,装作视而不见,不光影响了别人,还有损自身形象。
尤其是一群陌生人共同参加酒宴时,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涵养。在农村地区很多地方结婚,都有摆酒宴的习俗,一般都是由母亲,或者家里老人带孩子参加。
大家都本着“光盘”原则,吃不完可以打包回家,但如果菜品刚上桌就想要打包,还是当着孩子面前这么做,父母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危害性呢?
小东今年6岁,周末和妈妈回到乡下去参加酒宴,在农村地区,有些位置是专门留给德高望重老人的,但小东丝毫没在意,拽着妈妈便坐到了,离上菜最近的那一桌。
虽然有人劝说小东妈妈,但她执意不走,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刚开始上了一道凉菜,小东并不喜欢吃,他就拿起筷子不停敲桌子。
周围宾客把目光齐刷刷看向小东,一旁的妈妈却依旧无动于衷,后来上了一盘红烧肉,小东直接站在凳子上,连着往自己碗里夹了好几块。
小东妈妈问周围大叔大婶:“你们是不是不吃肉,年纪大了吃些清淡的才好,那我就给孩子留着了。”说完就把刚上桌的红烧肉,端到自己面前。
没过多久菜上齐了,小东妈看着大家都在敬酒,很少有人吃菜,大娘只吃一些软和的菜,大爷们都在喝酒,时不时吃点小凉菜,这时小东妈的举动,让大家笑掉大牙。
只见她从兜里,拿出自备的塑料袋,将鸡鸭鱼肉都装进袋子里,准备打包回家,其中一位大爷实在看不下去,便问道:“我们还没吃完,你干嘛都打包了?”
小东妈突然提高嗓音说道:“我随过礼了,怎么不能打包了,我儿子爱吃肉,反正你们也不吃,要不浪费了。”
小东在一旁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说:“就是就是,妈妈说的没错,我爱吃肉,都打包回家我要吃。”这对母子让大家另眼相看,纷纷指责他们的行为有多么可笑。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作为监护人,不光要保护孩子安全,还要规范孩子行为,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体现着一个人的家教。
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行为受父母影响,不良行为习惯,会阻碍孩子将来发展,父母要重视起来,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要让自己后悔。
尊重是交往前提
尊重都是互相的,同龄人之间、长辈之间、晚辈之间,都需要互相尊重,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要学会尊重他人,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着自己满意。
尊重是一切交往关系的前提,父母要以身作则,教给孩子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良行为会严重阻碍未来发展前途,以后走向社会,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会被社会淘汰。
尊重别人习俗
正所谓“入乡随俗”,有些地区有传统的民风民俗,作为客人一定要学会接纳,不能因为孩子不懂事,就破坏了别人规矩。
孩子年纪小不懂分寸,但作为成年人,要懂得交往礼数,学会尊重文化差异,尊重别人的民风民俗。
注意行为举止
“食不言寝不语”,在吃饭用餐时,也有很多小细节,体现着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在公共场合,父母要严格控制孩子行为,不允许敲桌子、站凳子,也不要大声喧哗。
讲文明懂礼貌,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现在不及时止损,将来只会让自己受罪,长大以后不懂得分寸,还会做出更出格的事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意味着父母在不断进步,父母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在引导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提高自己,通过身边的小事情,来引导孩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