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本土病例56例,其中浙江44例
12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0例(广西7例,云南5例,广东4例,上海3例,北京1例);本土病例56例(浙江44例,其中绍兴市40例、杭州市2例、宁波市2例;陕西5例,其中西安市4例、延安市1例;内蒙古4例,均在呼伦贝尔市;广东2例,其中广州市1例、东莞市1例;四川1例,在成都市)。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12月16日0-24时,浙江新增确诊病例44例,其中杭州市2例、宁波市2例、绍兴市40例,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16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67例(境外输入病例285例)。
关于浙江疫情、“奥密克戎”、加强针
张文宏深夜发文
12月17日00:23,张文宏更新微博,就近来关注度很高的浙江疫情、“奥密克戎”、加强针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际奥密克戎疫情扑朔迷离,中国有条不紊应对
当前是全球性最为艰难的时刻,是人类与病毒对抗相持最为困难的时候。世卫组织专家组会议共识,提出“当前还需要依赖广泛实施公共卫生限制措施,同时完成疫苗的加强接种,特别是未接种疫苗者需要一起加入到疫苗接种行列,才能应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广泛传播风险”。
从世卫组织的专家共识意见可以看出,中国实施的动态清零策略,也就是所谓的PHSM(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已经被国际广泛采纳用于当前奥密克戎的应对。
“动态清零”能力是当前最为关键的公共卫生策略。近期长三角、珠三角、西北地区频发德尔塔的散发与局部暴发病例,但是中国的动态清零策略已经被证实4周左右终能应对。即使是绍兴上虞,李兰娟院士提到目前的所有病例均在非常清晰的传播链上,我们跑赢病毒只是时间而已,无需恐慌。
我们目前所有的牺牲与坚守,背后是国家的科技力量给我们坚持的信心。无论是疫苗还是药物,相信能够支持我们度过最为困难的时间。奥密克戎出现之时,中国团队迅速在2周-3周左右,通过科技力量,做出如下判断并做好相应应对策略:
1.北京谢晓亮团队:奥密克戎变异株逃避当前的大多数大分子抗体药物,我们仍将面临巨大挑战,但是中国已有的抗体药物研发线路仍然能跟上病毒的变异。目前中国已经通过应急应用的大分子药物仍能起到一定的疗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也已经进行着手系列的新抗体临床试验,并且同时进行靶向性的小分子药物,这些药物即将在2021年下半年逐渐问世,诚如世卫组织代表昨日的宣言,全球范围内在2022年有能力与信心控制新冠的流行,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2.中国香港团队关于奥密克戎的研究即将完成国际同行评估正式发表,这项研究做出重要判断:病毒对2针疫苗接种发生了显著的逃避,无法再阻挡病毒的传播。新病毒在支气管内复制的水平显著高于德尔塔,传播速度在德尔塔基础上显著加剧。当前我们若是不进一步加紧关闭学校等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PHSM),将难以阻止奥密克戎的迅速传播和战胜德尔塔。当前英国已经成为全球奥密克戎上升最为迅速的南非外国家。但也有好消息,香港团队与国际团队证实第三针接种仍能显著降低有症状新冠肺炎的发生,仍能帮助控制住院病例与死亡病例的发生。但世卫组织关于奥密克戎的专家共识指出,这一切仍需要加紧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抗疫到了今天这个节点,中国的经验不管接受或者不接受,当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选择。就在最近,英国已经再次采取关闭学校等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并且广泛推广第三针的接种。这一切证明奥密克戎不是减毒活疫苗,此刻还不是放松的时候。
3.本人所在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团队与北京团队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同源性与异源性第三针接种作用的第三方评估,研究结果已经与国际疫苗专家同行进行了充分沟通,完成国际同行评议后将会在新近正式公布,主要的研究证实,中国的第三针接种仍能保留对奥密克戎与德尔塔的中和作用,具备降低重症病例发生的潜力。中国后续的第三针疫苗优化接种策略在2021年将有望全面完成,与国际社会共同进入2022年。迎接世卫组织所说的对新冠病毒的全面控制,全球的民众将会迎接普通而平稳的生活。
这个冬季和春节我们将和国际社会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我们终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嘉兴两所高校紧急封闭管理
2021年12月16日下午,嘉兴市疾控中心收到安徽省协查函:“宿州1名新冠病例12月11日乘坐的G1866次列车同车厢有嘉兴密接人员1名”。
接到通报后,市、区紧急开展调查处置,涉疫的相关密接者及次密接者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由于密切接触者轨迹涉及学校特殊场所,经研判,决定对嘉兴学院(梁林校区)、嘉兴南湖学院实行紧急封闭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出,暂停学校线下授课和活动,开展全体师生员工核酸检测,现居住在校外的师生员工主动到属地综合服务点进行核酸检测。属地防控办将根据核酸检测情况及时调整相关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