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州12月17日消息(记者张翼晶 见习记者刘佳佳)近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贵州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增效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和测产,在项目实施地威宁县双龙镇双龙村,种植示范区平均亩产4036.18kg,比农户常规种植每亩平均产量2164.41kg,增产86.48%。目前这套技术模式已在威宁县形成良好示范效果,得到大面积推广。
据了解,该项目从2019年开始实施,由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承担实施,来自贵州省农业农业厅、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的专家组成评审组,专家组详细了解了该项技术模式良种选育、水肥浇灌、整地开厢、田间管理、生物防治病虫草害及收获等关键内容实施情况,示范区由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和贵州腾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魔芋研究室从2011年开始,从全国收集了106个地方魔芋品种,经过10年时间筛选出适合贵州中高海拔区域种植的高抗、优质、丰产的魔芋品种——威宁矮化黑秆花魔芋,并提出了优质种芋制种技术要求和生产流程,形成了配套栽培技术,提出了“一年种多年收”栽培模式,制定了病害药剂适时防控技术方案,大幅提高了魔芋种植成功率,提升了贵州省魔芋种植技术水平,为贵州乃至全国魔芋产业发展做出了科技贡献。
此外,魔芋产业已经成为威宁县重要的特色农业,成为带动毕节市乃至贵州省魔芋产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区,因此,加强科技支撑,夯实贵州省农科院的行业科技引领地位,对推动贵州魔芋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