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陕西西安疫情仍处快速发展阶段,且有病例外溢至省内和省外情况
12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总体疫情形势保持平稳态势,整体呈现局部高度聚集,全国多点散发的态势。陕西西安疫情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且有病例外溢至省内和省外的情况。风险人员排查和管控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后续疫情社区传播风险仍较高。
发生疫情地区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坚决果断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发生疫情的地区,在全力以赴遏制疫情传播蔓延的同时,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看病就医需要。要强化旅途、餐饮、公园景区、商场超市等重点环节和场所疫情防控,坚持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等卫生习惯,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陕西本轮疫情首批4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院
12月29日下午,陕西省本轮本土在院确诊病例中的首批4名患者,经国家省市联合救治专家组从临床症状、体征、CT检查、化验检查结果等方面综合评估,已达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出院标准,进入康复观察期,由西安市胸科医院转入西安秦皇医院接受健康监测、康复隔离。
记者了解到,国家、省、市联合救治专家组统筹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在分类施治,多学科会诊模式上,采取“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方法上,根据病情轻重、不同群体分区设置,全天24小时不间断跟踪研判病情,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有效促进了患者顺利康复。
这4人中,男性2人、女性2人,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13岁。本轮疫情首批出院患者表示,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对自己很好很热情,自己觉得很安心。今天顺利出院,他们和家人都非常开心,对于住院期间医务人员给予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护,大家都十分感激,连声道谢:“感谢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所有关心他们的人!”
西安市核酸筛查出的阳性病例数开始下降
12月29日下午,陕西西安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会上介绍,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在前期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西安从12月21日开始,先后进行了4轮核酸筛查,高新区、雁塔区、长安区、莲湖区4个重点区域还在12月28日12时至24时加做了一轮。前三轮核酸筛查,检出阳性人数持续在高位,第三轮检出400人,第四轮核酸筛查检出阳性122人,检出阳性病例数开始下降。
西安调整中风险地区为58个 高风险地区1个
根据有关规定和省市专家组意见,对西安市已公布的高、中风险地区按社区和街道为单位重新调整,调整后:高风险地区1个,雁塔区小寨路街道长安大学社区。
中风险地区58个,其中,雁塔区7个、碑林区5个、灞桥区5个、新城区4个、莲湖区4个、未央区3个、长安区2个、高新区2个、鄠邑区2个、西咸新区5个、曲江新区6个、浐灞生态区5个、经开区4个、航天基地3个、国际港务区1个,具体街道和社区将通过“西安发布”等媒体公布。
西安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962例
西安市本轮疫情自12月9日报告首例病例至28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62例(其中28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51例),都已及时收治到定点医院。
目前,4人已治愈出院,转康复治疗。其他958例确诊病例分别在西安市胸科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航天院区隔离治疗,其中重型6例、普通型533例、轻型419例;60岁以上106人,18岁以下111人。总体病情平稳。
西安市医疗资源充足
发布会上,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峰虎介绍,西安市先后从交大一附院、交大二附院、省人民医院、唐都医院、大兴医院、高新医院、国际医学医院和市第一、第三医院等抽调医护人员,组建1支共62人的重症医护团队,组建24支共1370人的普通医护团队,根据需要进驻市胸科医院、市人民医院航天院区,确保每一个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收治。
同时,根据疫情发展,积极扩充医疗资源。确定西安秦皇医院作为治愈患者康复医院,现有病房180间、床位332个,支援医护人员350人,随时可以接收康复患者;储备市长安区医院作为新冠定点救治医院,目前正抓紧推进启用前各项准备工作。另外,从市中心医院等医院抽调医护人员207人,入驻西安雁塔能康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涉疫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目前,虽然西安市每日新增病例还处在高位,但各项机制越来越顺畅,防控措施也越来越精准,效果也正在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