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女孩接受治疗
河北邢台威县“18岁女孩遭姐夫投喂百草枯”的事情,因当事女孩需进行肺移植手术触发人们持续关注。依照家属的说法,当事女孩还处于昏迷状态,肺移植费用预计需要将近100万元,现在家里已经倾尽所有,但不会放弃救治,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即便我们都知道女孩家属对涉事姐夫肯定已经恨到骨子里,但是救人关头,他(她)们好像还来不及释放恨意。不过可预见的是,夹在中间的姐姐应该始终很难受,因为妹妹的厄运怎么说都跟她有脱不清的干系。
之所以这样讲,倒不是让夹在中间的姐姐负既定的责任,而是就间接的考量上,她有不可回避的牵涉性:其一、丈夫对娘家人怀恨在心,她作为夹在中间的人竟然“不知道”;其二、她让妹妹帮自己带孩子,丈夫却借由预防感冒,让妹妹喝下“感冒冲剂”,也就是百草枯。
就“其一”而言,无论是娘家人所强调的“不存在看不起女婿”,还是夹在中间的姐姐不知道丈夫对娘家人怀恨在心,其实都是基于自身感受出发在审视,而对于涉事姐夫怎么想的,他(她)们可能从来就没有太在意。
如此掰扯这个问题,并不是觉得涉事姐夫的报复逻辑是合理的,而是主要在于强调家庭恩怨形成的盲区要引起重视。因为从根本上讲,无论出于任何理由去伤及无辜都是不能被认同和容忍的。
而“其二”来讲,主要是基于旁观者视角和姐姐的自责出发,因为真要去追究女孩的厄运,就算姐姐让妹妹帮着带孩子再怎么合乎常理,但是摆在厄运因果链条中看,旁观者的追问和姐姐的自责都会不约而同的指向:“要不是去带孩子,妹妹也不会遭遇这种厄运”。
不得不承认,夹在中间的姐姐,注定是个受气包。毕竟就涉事姐夫来讲,因为他已经触法,所以道德层面的锅自然都会甩给妻子。毕竟就世俗的追问来讲,夹在中间的人就算是无辜的,也会变得不无辜。
因为世俗秩序中的触法事情,即便法理层面掰扯得再清楚,重新置入到世俗秩序中复盘,还是少不了林林总总的道德追问。尤其对于家庭中的恩怨走向极致的情况,更是会引发道德层面的想象。
毕竟在那种强调结构性来往的家庭秩序下,事情的后果越严重,越可能反映出存在不为人知的是非恩怨,就算当事人们始终遮遮掩掩。因此在看待娘家人解释“没有瞧不起女婿”和夹在中间的姐姐强调“不知道丈夫对娘家人怀恨在心”时,就要更为审慎。
另外,无论当事女孩能不能得救,夹在中间的姐姐都很难放下“妹妹的厄运”。因为涉事姐夫的投毒操作,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报复人命的范畴,从根本上讲他已经将整个娘家彻底击溃。
因为娘家人就算最后搞明白女婿报复的根源是什么,也还是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厄运。尤其对于把家庭和睦奉为圭臬的世俗家庭来讲,这样的打击无异于被“灭门”,因为在偏狭的世俗审视中,发生不幸的人或家庭会遭受莫名的道德歧。
甚至就算当事女孩得救,娘家也会因巨额的花费走向赤贫,陷入长期性的亏空困境。这种结果不仅会影响到当事女孩未来的生活轨迹,也会打乱其他(她)家庭成员正常的生活秩序。
与此同时,对于夹在中间的姐姐,她的丈夫即将受到法理的制裁,她的妹妹能不能得救还充满不确定性,她的孩子肯定将失去完整的家庭。如此之下,夹在中间的姐姐能不能正面地应对未来,这其实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果说家庭厄运的袭来,是因为家庭恩怨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那么家庭厄运造成事实性恶果后,意味着事中人都将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平心而论,现在的娘家人只想赶紧救人,至于严惩女婿的事情,可能要等当事女孩“是死是活”有个确定的结果后,才会再次去理会。
而对于夹在中间的姐姐,她当前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的借钱、筹钱。至于就丈夫犯下的罪行,以后该怎么跟孩子说,估计夹在中间的姐姐也需要挣扎很长时间。毕竟法理只能评判是非,而对于世俗秩序中人情勾连的部分,却无能为力。可对于有血有肉的人来讲,就算关系再怎么失序,也依然无法摆脱既定的关系框架,而夹在中间的姐姐正是这样的角色:无法逃遁,只能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