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南太平洋小国汤加海底火山爆发,卫星云图上拍摄到从地球上升起的巨大蘑菇云。
当日,该国的气象局还发布了海啸预警,但是15日该国与外界的联系已全部中断。
距离汤加最近的有两个发达国家,一个是新西兰,一个是澳大利亚。根据新西兰官方的说法,新西兰政府正在全力联系汤加,但是暂时还没有回应。
爆发引起的海啸冲击波,以超过高铁的速度横扫太平洋,现在已经到达我国。
这座爆发的火山叫做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其爆发的强度属于5级火山爆发。
▍火山喷发的等级。
198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夏威夷大学发展出一套用来测量火山喷发强度的指标。它主要以火山喷出物质的体积、喷发高度为衡量标尺,把火山的喷发分成了8个等级,每增加一个等级,喷发强度增加10倍。
第1级,喷射量大于1万个立方米,火山灰上升高度在100~1000米之内。
第2级,喷射量大于100万立方米,火山灰上升高度在1~5公里。
第3级,喷射量大于1,000万立方米,火山灰的高度在3~15公里。
第4级,喷射量大于0.1立方公里,火山灰上升高度10~25公里。
第5级,喷射量大于一立方公里,火山灰上升高度20~35公里。
第6级,喷射量大于10立方公里,火山灰上升高度大于30公里。
第7级,喷射量大于100立方公里,火山灰上升高度大于40公里。
第8级,喷射量大于1000立方公里,火山灰上升高度大于50公里。
标准的5级喷发,其威力相当于10亿吨TNT爆炸的当量,相当于20颗世界上曾经爆炸过的最大的大伊万氢弹。
在陆地上,火山的爆发会带来6种类型的危害:熔岩流、火山碎屑流、火山泥石流、有毒气体、火山灰,以及火山山崩。
但是火山在海洋中爆发,只有火山灰和火山山崩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因为火山山崩会引起海啸。
因为汤加现在失去了联系,所以暂时不知道事发地海啸规模,有可能会比较大。
▍汤加海底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汤加海底火山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一部分。
环太平洋火山带从东部的南美洲一带,沿着美洲和太平洋海岸一直北上到北美阿拉斯加,然后再向西折返,从勘察家半岛在南下日本,再到冲绳,然后再到菲律宾,再到印尼,一直延伸到汤加。在汤加附近形成了一个汤加~克马德克群岛火山弧。
被这个火山带包围在中间的巨大地壳板块,就是太平洋板块。
本次爆发的洪阿哈阿帕伊火山,是这个火山弧的一部分。
虽然说火山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裂缝处都会变成火山。所以,关于火山形成有很多种理论。
大部分理论认为这和地幔的加热作用有关。
我们知道,地核是一个巨大的重金属球体,这个重金属球体富集了大量的放射性元素。
就是因为这些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释放出来的热量加热了地核,然后通过地核再加热地幔,在地幔里形成对流性的地幔热柱。
地幔热柱升上来以后会加热地壳。并且在地壳内部形成一个巨大的岩浆室,岩浆室顶部被融化破裂了以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火山喷发。
岩浆一旦喷发光了以后,岩浆室的顶部失去了支撑,就会坍塌下来,形成火山山崩。山崩发生在海里时,瞬间会让大量海水涌进巨大空洞,激起巨大波浪,形成海啸。
根据日本方面的测量数据,汤加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到达日本时,掀起了1.2米高的浪。
所以,事发当地应该掀起非常高的海浪,而汤加全国最高的海拔高程只有147米。大海啸可能对汤家全国造成灭顶之灾。
▍火山爆发对地球有没有什么影响?
5级以上的火山爆发,理论上说对地球是有影响的,甚至包括地球大气温度都有可能因为火山灰阻挡阳光照射而下降。
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发,火山灰经大气环流飘到了美洲和欧洲,阻挡了阳光,让第2年的气温下降了10度以上,造成了第2年粮食绝收,引发了连续的饥荒和社会动乱。
但是坦博拉火山的爆发力度为7级,所以汤加海底火山爆发不可能形成那样的影响。
而且,火山喷发一旦形成海啸以后,就意味着它岩浆室里面的岩浆全部喷光了,否则顶部不会塌下来。
这也意味着它后面的喷发即使有,也会很小。
但是,根据目前收到的各方面消息,本次喷发对附近的影响可能会非常的严重。
火山爆发时,萨摩亚、斐济、瓦努阿图和库克群岛等地听到了巨大的轰鸣声。
根据汤加西北方向邻国斐济方面的消息,斐济首都苏瓦,居民感觉到地面连续震动了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