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接触和分拆来自北美的快递!此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详情披露→

1月17日18时,深圳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深圳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林汉城介绍,1月17日截至17时,深圳未报告新增病例。

曾接触和分拆来自北美的快递!此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详情披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1月12日,深圳,直击罗湖清水河封控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病例17的奥密克戎

与天津、上海、珠海和北京不属同一传播链

昨天报告的病例17属新的独立疫情——“0115”疫情。

深圳市疾控中心对病例17进行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显示,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这是深圳首次发现“奥密克戎”。林汉城介绍,经国家疾控中心和广东省疾控中心比对,该病例与天津、上海、珠海和北京等多起本土奥密克戎疫情报告病例均不在一个传播链上,与深圳以往境外输入病例也不同源,与全球数据库中北美地区上传较多序列的基因组100%同源。

病例17从事境外冷冻试剂收发货工作,1月12日接触和分拆了来自北美的快递,未做个人防护,14日出现咽痛症状,15日核酸初筛阳性,不排除本起疫情由暴露于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溯源正在进行中。

曾接触和分拆来自北美的快递!此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详情披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1月12日,深圳,市民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前深圳正处于

德尔塔、奥密克戎疫情的叠加期

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因此,针对“0115”疫情,深圳必须与病毒赛跑,快速反应,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排查管控,全力以赴切断传播链条。

目前,市、区相关部门已全面核查病例17前14天内的活动轨迹、人员接触情况,已追踪到密接者284人、次密接者278人,均已按要求管控。

病例17的工作地、居住地已实施管控措施,就餐地点、活动场所、交通工具等重点场所已进行环境核酸采样和终末消毒。

当前,深圳正处于德尔塔、奥密克戎疫情的叠加期。随着春运在今天开启,人员流动和聚集将大幅增加,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请市民继续增强防范意识,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勤消毒、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主动配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曾接触和分拆来自北美的快递!此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详情披露→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1月12日,深圳,直击罗湖清水河封控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炜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国外疫情高发期间购买境外商品,要加强预防措施。

若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应与快递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更换口罩,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珠海

1月17日,广东省珠海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1月16日15时至24时,珠海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截至16日24时珠海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全部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新增确诊病例在集中管理的密切接触者中检测发现,主要活动范围在香洲区南屏镇。

据微信公众号“珠海香洲”今早(1月17日)披露:1月16日20时-24时,珠海市香洲区再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12

女,44岁,是16日报告的病例9的密接者,现住南屏镇广生南街。

病例13

女,33岁,是14日报告的病例3和病例5的密接者,现住南屏镇广生一街。

以上2例确诊病例均在密接者排查、重点人员管控中发现。目前已转运至中大五院,经组织市级专家会诊,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调溯源发现:

本次疫情不排除由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导致

流调溯源发现,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同一传播链上。基因测序与外省的境外输入关联病例100%同源。早期发病的个案从事某企业客服工作,经常接触境外入境物品。根据目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专家研判本次疫情不排除由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导致。进一步的流调溯源还在加紧进行中。

截至17日12时,累计排查出密切接触者2921人,次密接者4536人,均已落实管控。

关于奥密克戎,

国家卫健委最新解答!

近日,多地报告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引发广泛关注。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有关问题作了最新解答:

1.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发现和流行情况

2021年11月9日,南非首次从病例样本中检测到一种新冠病毒变异株。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变异株。全球新冠病毒数据库GISAID显示,截至2022年1月17日,118个国家提交了奥密克戎病毒基因组序列374314条。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

奥密克戎变异株最早于2021年11月27日输入我国香港,12月9日首次输入我国内地。

2.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

多国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强。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12月23日关于奥密克戎的简报显示,其家庭续发率为15.8%,高于德尔塔的10.3%。英国卫生安全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19日至20日,伦敦90%和英格兰76%的新冠肺炎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数据显示,在2021年12月26日至2022年1月1日的一周内,美国本土95.4%的新冠肺炎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

3.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效果

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现免疫逃逸;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对其预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未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现有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果。

4.奥密克戎变异株对现有核酸检测试剂的影响

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其突变位点不位于我国第八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检测试剂引物和探针靶标区域,不影响我国主流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5.有关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措施

鉴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的快速流行趋势,近期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均建议民众加强日常卫生防护(洗手、戴口罩和安全社交距离),卫生部门加强疾病监测、疫苗接种,尤其是为一线医护人员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加强针。

6.我国的应对措施

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中国疾控中心已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建立了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并持续针对可能的输入病例及关联的本土病例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可能输入或关联本土的奥密克戎变异株。

7.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加强新冠肺炎病毒的监测、报告与研究工作,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阻断病毒传播。建议个人在公共场所至少保持1米距离、佩戴口罩、开窗通风、保持手清洁、对着肘部或纸巾咳嗽或打喷嚏、接种疫苗等,同时避免去通风不良或拥挤的地方。目前,所有变异株都可能导致重症或死亡。因此,预防病毒传播始终是关键,新冠病毒疫苗对减少重症和死亡仍然有效。

8.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公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即使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同样需要在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佩戴口罩。此外,还要勤洗手和做好室内通风。

(2)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在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例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状出现时,及时监测体温,主动就诊。

(3)减少非必要出行。尽量不前往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如必要前往,要加强旅行途中的个人防护,降低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险。密切关注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非必要不前往有疫情的县(市、区、旗),有疫情的地方居民非必要不离开居住地。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