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暴说“不”」不是只有「打人」才叫家暴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又被称作国际反家暴日。

虽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家庭暴力,表达对家暴“零容忍”的态度。

但是人们对于家暴、受害人对于自我保护还存在很多认知“盲区”——

有文化的人不会家暴;只有被打了才算家暴;

打小孩怎么会是家暴;

家丑不可外扬,不报警不求助……

申请法律保护需要证据,可什么算证据……

这些“盲区”只会让原本能保护自己的人遭受家暴的侵害,还会让受害人更加孤立无援。

今天,我们对家暴的相关认知“盲区”进行了梳理。衷心希望家暴远离你,但更希望万一它靠近你时,你能识别它、正视它、应对它。

家庭暴力≠“打老婆”“打老公”

更与施暴者的

文化水平、社会身份无关

家暴会发生在任何家庭,与职业身份、文化水平、经济地位无关,甚至高知家庭的家暴隐蔽性更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所以家暴不止发生在夫妻间,还包括对家中父母子女、近亲属、共同生活人的虐待。也不止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进行的身体暴力,精神暴力、限制自由、经济控制等,都是家暴。

施暴者永远不觉得自己在施暴

受害人却要活在阴影里

请务必清楚识别

这些行为都是家暴

包括但不限于——

殴打,暴力残害受害者

以言语、行为或借助其他工具,限制受害者的人身自由

谩骂、恐吓受害者

跟踪、骚扰受害者

以暴力方式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

「向家暴说“不”」不是只有「打人」才叫家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面对家暴请正视

别让施暴者隐身

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警

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

拨打12338妇联在线咨询、求助

到当地妇联、司法部门、村(居)委会以及其他地方反家暴联动机制所涉部门咨询求助

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

应对家暴,除了不再沉默

务必记得保留证据

受害者遭受家暴后,应及时进行收集、留存证据,以此证明家庭暴力的存在。

✍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保护令可由当事人本人申请,或由近亲属、公安、妇联、村(居)委会、救助管理机构代为申请,一般应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请求,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当然,无论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还是起诉离婚,最重要的是做好相应证据材料的留存和收集:

包括但不限于——

遭受暴力时的现场物证,包括带血的衣物、施暴者的凶器等;受伤的照片或视频资料等;

遭受家庭暴力后的报警记录、询问笔录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伤情材料等;

到医院就诊的诊断证明书及鉴定书;

向妇联等机构投诉的证据、居委会等部门进行调解的证据;

施暴人出具的书面材料(悔过书、保证书等);

涉及家暴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记录录音等;

如果有目击证人的,还可以劝说证人出庭作证或提取证人证言;

……

✍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

禁令保护期不超过六个月,期间申请人可以申请撤销、变更或者延长。若申请方不服驳回或被申请方对保护令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期间不停止执行。

「向家暴说“不”」不是只有「打人」才叫家暴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人身安全保护令

是受害者的护身符

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保护令执行机构是人民法院,协助机构为公安机关和村(居)委会等,若是违反保护令将被处以训诫、罚款、拘留的处罚,甚至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

请把对于家暴的关注,不止存在于“国际反家暴日”这一天,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再次衷心希望这篇文章里的东西你们永远都用不上,但也希望,某天有人成为受害者后,可以勇敢地识别、正视、应对!

来源:北方法制报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