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些日子里,美国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列为明确致癌物,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比较严重的,只是发展中的国家会更为突出,中国的感染率就很高,已经超出了50%,由此可以知道,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较多,而幽门螺杆菌与癌症之间关系密切,为防止更多人感染幽门螺杆菌,需要清楚知道为什么被感染,怎样预防?
中国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居多,原因是什么?
第一点,居住环境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与居住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据统计,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与生活在城市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是不同的,农村人更容易感染,这与居住的环境有关。而居住环境包括饮食和水环境。
农村人的饮食环境相对比较差,在卫生安全这一块,可能没有城市做的好,再加上文化程度上有差异,就导致农村居民更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就说饮食这一块,没有使用公筷的理念,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还有另一点也需要说明,一些长辈在照顾宝宝吃饭的时候,容易出现嘴对嘴喂食的这个现象,如此情况下,会导致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
水源方面,主要问题就在于以池塘水或井水为自来水,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喝到有幽门螺杆菌的水源,从而导致大面积的感染。
第二点,不良习惯太多
新兴社会到来,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了,同时,也让很多人养成了大量的恶习,在众多恶习之下,很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变高,就是其中一个问题。人体内有很多菌群,有些是有益菌,有些是不好的细菌,幽门螺杆菌就是一个极坏的细菌,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也很大,且攻击性极强,繁殖力也很厉害,不及时的治疗,就可能诱发癌症。
幽门螺杆菌的出现,与几大坏习惯有关,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饮食习惯,病从口入一点都没有错,有些食物是不能频繁送入嘴里的,例如:生冷、辛辣食物,还有烟酒也会给幽门螺杆菌创造机会,会破坏肠胃环境,削弱肠胃抵抗力。
第三点,安全防护意识差
这一点重点要说的就是卫生问题,不管是饮食还是生活方面,都应该要多加注意,一定要有公私之分。
什么叫公私之分?
公,指的就是公共场合,所谓的公共场合包括,公用的厕所、公用的筷子、餐具,在使用公用厕所时,要养成洗手习惯,且是仔细的清洗双手,不要在没洗手的情况下,接触口鼻,要知道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中,就有粪-口,便后洗手很有必要。
公用的筷子和餐具,主要是用于聚餐,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在外吃饭习惯用公筷和餐具,是预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措施。
私,则是私人物品,包括毛巾、牙刷,能够接触到嘴巴的,一定要格外注意,再亲密的人也不能公用,以免发生感染。
原因已经找到,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就好
首先,改善居住环境,其次,纠正不良习惯,最后,树立良好的防护意识。
具体做法,就是居住在农村的人,应该加强科普预防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知识,还要了解清楚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
不良习惯比较多的人,尤其是饮食不合理,还长期有吸烟、喝酒习惯的人,最好能早点改正,该戒掉的要戒掉,不该吃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聚餐,都要习惯用公筷和公用的餐具,不要随意的给别人夹菜,还有就是亲人之间私人物品也要分开用。
有患者提问,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就要治疗?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被伤害,有的幽门螺杆菌也能在体内愉快繁衍,不会对胃部造成损伤,这种情况就不用治疗。
但不得不说,多数被感染的人群,都是需要治疗的,因为胃部情况并不良好,对于已经出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或者说家里有过胃癌病史的人,还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以免给胃部带来更大的伤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受到关注的,如果已经被检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就要听取医生建议进行合理的治疗,没有被感染的,则是要做好预防工作,远离幽门螺杆菌,预防很重要。
参考资料:
1.《幽门螺杆菌感染》·丁香医生·2018.1.18
2.《被列为明确致癌物!哪些途径可能传播幽门螺旋杆菌?》·科普中国·2021.7.8
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要治疗吗?》·知乎·20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