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说自己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往常每晚10时许楼里用水较多时,住在二层的张先生家的厨房便会漏成“池塘”,一层更是成了“水帘洞”。是街道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协调住户,工人一锤锤手凿楼板更换管线,用了三天终于解了困扰张先生家四五年的大难题。
张先生家住在西长安街街道东斜街一栋老楼的二层,厨房漏水已有5年,早些年是一点点往外渗,后来水直接往外流了。今年1月5日晚10时许,眼见着厨房积水越来越多,张先生急得都快哭了,先后拨通了12345和西长安街街道热线处置专班负责人陈华勇的电话。
街道工作人员随即到张先生家查看情况。“厨房地面的水有3厘米深,家里像个池塘。这还是不间断清理的结果,不然几分钟后水就会溢出来。”陈华勇说,为了不让水流到客厅和卧室,张先生在厨房门口放了一条木头作为阻挡,客厅里怕水的家具下面都垫着塑料盒等物品用来隔水。
街道应急抢险队的工人临时用水泥封堵了墙角的溢水点,可水还是会顺着缝隙流出来。工作人员了解到,漏水时间还有规律,每晚10时左右,楼里用水较多时,张先生家的厨房就开始漏水。水是从哪里漏出来的?陈华勇分析,这栋楼建于1992年,用了30年的管道很可能已经老化生锈,结合出水位置,漏水点很可能在一二层楼板间的上水管上。
楼上漏水严重,想必楼下也遭了秧,可维修却卡在了一层住户那里。陈华勇介绍,一层户主在国外,已80多岁高龄,他担心施工改变屋内结构,不同意施工。最近几年,光是陈华勇就与老人沟通了六七次。街道和社区了解到,老人有个弟弟住在北京,他们连忙找来了老人的弟弟打开一层的门。工人进门一看,一层的天花板像是水帘洞,水正滴个不停,墙皮多处脱落,掉了一地,改造迫在眉睫。“老人听说情况这么严重,已经到了不修不行的地步,也就同意施工了。”陈华勇说。
令工人没想到的是,漏水点在一二层楼板间的墙角处,施工需要将楼板打个洞才能取出漏水管道。可周围空间狭窄,旁边还有好几条管线,根本没法用电钻施工。工人只好一锤一锤凿了一个多小时,才凿通楼板,切除了锈蚀的水管。更换新的管线后,工人又在周围做了防水。从接到12345工单,到最终问题解决,只用了3天时间。“感谢街道帮我解了多年的烦恼!”看着不再漏水的厨房,张先生欣慰地说。
陈华勇介绍,街道已递交东斜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报告,涉及污水管线、自来水管线和燃气管线等内容的改造项目有望在今年实施。改造完成后,因管线老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会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