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精神一起学⑨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2022年,我市将如何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给出了答案。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六补六提’100项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昊的话,言犹在耳,掷地有声——

1.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大力拓宽收入来源,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省定目标以下。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构建居民持续普遍增收机制,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处于全省领先位次。

2.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年建设计划,年内新建各类中小学校12所、改扩建7所;有序压降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比例,认真做好“双减”工作,加大优质学位和优秀教师供给,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围绕建设健康宿迁,抓好市中医院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规划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县区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完善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3.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浓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加快打造“好人之城”“志愿之城”“慈善之城”。深入开展全国文明诚信高地建设,扎实推进价值引领等“八大典范创建行动”,力争进入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试点范围。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宿迁段“文化地标”。

4.用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聚焦高水平“养老”,统筹发展老龄事业和“银发产业”,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聚焦高标准“育幼”,积极推动“三孩”政策落地,进一步完善生育、养育、教育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加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关爱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5.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统筹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弱势群体关爱等工作。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有尊严。大力发展慈善等公益事业,建立健全回报社会激励机制、先富带后富帮扶机制,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掉队。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各类保障性住房供给,让群众住有所居、心有所安。

聚焦“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稳步改善”,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忠伟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从稳就业保增收、补短板优服务、兜底线强保障三方面进行了强调,要求各地各部门全力办好百项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总策划 徐海涛

策划执行 杨洪连  王晨

速新闻记者 张立婷

编制 张海南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