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中亚“进入新时代”!六国元首举行视频峰会,联合声明展望合作未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人说,三十而立。中国同中亚国家30年的交往合作,立在真诚互信,立在平等互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25日下午在北京主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进入新时代”,六国决心在兼顾彼此利益的基础上继续合力构建内涵丰富、成果丰硕、友谊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在个别西方国家鼓噪“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杂音中,参加视频峰会的中亚五国领导人25日无一例外地表示,将于下周赴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同中方携手“一起向未来”。他们表示,相信中方能克服疫情困难如期顺利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并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信心和希望!

中国与中亚“进入新时代”!六国元首举行视频峰会,联合声明展望合作未来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深耕睦邻友好的示范田”

25日,习近平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一起出席了视频峰会。路透社25日报道称,这是今年中国对中亚的首场重大外交行动,也是首次以中国同中亚五国形式举行的元首级会晤。

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 一起向未来》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同中亚五国30年合作的成功密码,在于我们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

习近平在峰会上表示,中国愿同中亚国家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他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始终是中亚国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

习近平在会上提出5点建议,第一,深耕睦邻友好的示范田;第二,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第三,强化守卫和平的防护盾;第四,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第五,维护和平发展的地球村。具体的倡议包括将进口更多中亚国家优质商品和农产品;建立中国—中亚五国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加快推进中吉铁路项目;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促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技术领域合作等。并宣布2022年再向中亚国家提供5000万剂疫苗援助,并在有需要的国家设立传统医学中心;今后5年向中亚五国提供12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未来3年向中亚国家提供 5亿美元无偿援助用于民生项目建设等。

据香港《南华早报》25日晚报道,习近平表示中国坚定支持中亚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各国维护本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习近平还抨击了外部干涉和“颜色革命”,并称六国有力维护了地区和平稳定。他同时呼吁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

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习主席的讲话既是一个阶段性总结,体现了过去30年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丰硕成果,也为未来的关系规划了战略方向,同时列出了与中亚国家的合作项目、援助金额等,就像习主席所说的“致广大而尽精微”,既有大的战略框架,也有很细致、为民生着想的具体内容。

五国元首在峰会上表示,完全赞同习近平主席就未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提出的建议,愿以双方建交30周年为新起点,合力构建内涵丰富、成果丰硕、友谊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峰会通过并发表《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强调推进六国间的政治合作、安全合作、务实合作、抗疫合作和国际协作。

中印在中亚不是竞争关系

拥有丰富油气资源和重要战略地理位置的中亚五国,在阿富汗政权更替及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的今天,受到了各国更多的关注。印度总理莫迪也计划在本月27日与中亚五国元首举行首次视频峰会。当中国宣布于25日召开中国和中亚领导人视频峰会时,印度舆论普遍表示了惊讶。印度《论坛报》25日称,中国在峰会召开24小时前宣布这一消息“非比寻常”,令人惊讶,“印度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定下了这次的会期”。报道称,中亚五国元首原本计划作为1月26日印度“共和日”庆祝活动的共同首席嘉宾赴印度参加峰会,但由于印度奥密克戎感染病例激增,他们被迫改在1月27日举行视频首脑峰会。“中印在中亚的竞争已经升温”,《论坛报》称,印度正试图确保27日与该地区五国元首的首次峰会“不会成为一次性事件”,印度将建议每两年举行一次这样的峰会,并成立一个常设秘书处,推动印度与中亚国家的各项合作机制。

对此,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室副主任杨进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与印度在中亚“不存在竞争关系”,两个国家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与中亚五国建立合作关系。与印度相比,中国与中亚五国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而且合作历史也更长远。至于当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在经贸合作上的广度和深度,也都是印度无法相比的。杨进说,目前印度也有与中亚五国加强合作的愿望,但双方在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合作近年来推进并不顺利。他表示:“印度媒体以一种戒备甚至敌视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同中亚五国的合作是狭隘的,也是不客观的。”

俄大使:乐见中国与中亚发展关系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25日称,在历史上,中亚一直处于商业道路的交叉点和世界伟大文明的交汇点。冷战期间,中亚一度成为“被遗忘的地区”,但在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亚地区成为新老大国之间的地缘战略和地缘政治竞争的地区,对这里感兴趣的大国,既有俄罗斯、美国、中国,也有印度、土耳其和欧洲国家。能源资源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其石油储量约占全球的10%,天然气储量约占全球的30%-40%。

德国公共广播联盟称:“数十年来,中亚地区有着传统的势力划分:俄罗斯负责维持秩序,中国则分管经济事务”,并称“俄罗斯在该地区扩大其影响力会给中国带来麻烦”——这可能是西方媒体的一种代表性观点。不过,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看不出中俄在中亚有利益冲突或其他矛盾”。他说,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相互交融”,俄罗斯视中亚国家为极其亲近和对俄有重大价值的邻国,同时也乐于看到中亚国家和中国发展稳定的、可预测的关系,因为这也有益于俄自身的发展。

印度《经济时报》24日称,阿富汗安全局势对中亚产生了影响,而美国急于在中亚和阿富汗重新获得“失去的立足点”。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3日称,华盛顿有一个地区性的对话工具。第一步应该是召开包括美国和该地区五国在内的“5+1”机制会议,在此基础上,拜登政府可以组建一个跨部门机构,对中亚战略进行微调。

“中亚不需要一场‘阿拉伯之春’般的动荡,”谈到西方势力对中亚的渗透,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阿利莫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它只会带来挥之不去的冬天、平民伤亡和经济衰退。”

“钢铁驼队”过境中亚拉动贸易

杨进2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个稳定和安全的中亚是中国西部安全最大的保障,作为中国的西部邻居,中亚五国还是中国向西开展人文和经济交流的通道。而就经贸意义而言,中国与中亚五国保持良好关系也很重要。据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1月17日介绍,建交30年来,中国同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增长了100多倍。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日前在哈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写道:建交30年来,中哈两国已开通5对常年开放口岸、5条油气跨境运输管道、2条跨境铁路干线和1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国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成为哈方直抵太平洋的出海口,过境哈的中欧班列成为有力拉动东西方贸易的“钢铁驼队”。

8年多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一大批合作项目在中亚拔地而起,不仅为地区各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持,也为沿线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不知从何时开始,走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街头,《环球时报》记者总能遇到热情的当地人用中文“你好”打招呼。学习中文在中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哈萨克斯坦自然科学院院士哈菲佐娃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汉语在中亚各国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30年间,哈国内汉语学生人数增加了近100倍。”

【环球时报驻哈萨克斯坦特派记者 周翰博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白云怡  张婷鸽 任重】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