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爷叔用叶雕为北京冬奥加油

一片片梧桐叶上,透出短道速滑、高山滑雪、雪车等图案,配有2022北京字样,冬奥的元素和场景融入了落叶中。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叶雕资深手艺人李亚非的工作室里,最近创作的叶雕作品让冬奥氛围感拉满。喜爱滑雪、冰壶的他用叶雕作品祝福北京冬奥会,祝愿我国体育健儿创佳绩。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10多分钟就能完成冬奥叶雕

走进李亚非位于长宁区的工作室,犹如走进雕刻的世界,橱窗里放着精美的蛋雕作品,一片片叶雕作品被装裱进透明相框,叠放在工作桌下。

这位民间手艺高手年轻时候就爱好摄影、绘画、书法、篆刻,多年来积累了深厚的功底。他开始手艺之路始于蛋雕,2018年开始探索叶雕技艺。

要在薄如蝉翼的叶子上进行图案创作是否很难?李亚非摇了摇头,“和有些‘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手作相比,叶雕这个看似很难完成的作品,实则上很简单。”

李亚非说着拿出一片已经经过前期处理的梧桐叶摊放在不锈钢盘中,打开工作台上的纸盒,里面有各种各样和冬奥相关的镂空模板,他挑出一个滑雪运动员作为主图案,牢牢按在叶子当中,右手拿起特质的刷子开始刷镂空处的叶肉,不到十分钟刷完,他揭下图案,叶子正中就呈现滑雪人的样子。他又拿出刻有“2022BEIJING、奥运五环”的模板,在主图案四周进行刷制,最后用清水冲掉脏水,再吸干水分,冬奥会叶雕作品就完成了,前后不过10多分钟。

背后64道工序道道有讲究

其实李亚非现场做的工序是叶雕64道工序中的第59道了。叶雕是一个精细活,在正式制作之前需要漫长的流程。李亚非自己钻研,第一步便是选叶子,制作叶雕的叶子必须选用秋冬季自然落下的叶子,叶肉要厚,叶脉要清晰且坚硬,叶片薄厚适中、色泽均匀无斑点。“每片叶子都要透光看,没有折痕、斑点才过关。”李亚非每次捡树叶都会遭到路人围观:“你捡那么多树叶是做什么啊?”“捡了有用,白相相。”

捡回家的树叶要浸在水里清洗,洗净后叶子不能叠放,需要用两面纱窗压平每片叶子。叶子自然风干后叶片平整,体积变小,不易发霉和破碎,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这个过程一般需要7天。正式使用的话要取出所需叶子放至清水中浸泡,2-3天后叶子就变软,再准备大锅,放进氢氧化钠进行蒸煮,注意火候和时间,不停搅拌,去除树叶的角质层。

处理过的叶子放在不锈钢盘子里,将准备好的模板放置在叶子上并牢牢按住,就可以用特制的刷子刷去模板镂空部分的叶肉。别小看这把特质的刷子,这可是李亚非的发明,已经升级到6.0版,“1.0版用了剪平的毛笔、细毛牙刷等,这版装了马达、电池,保证刷叶肉时的振动频率,能保证最后叶雕作品的成功率。”

爱冰雪运动的他祝福冬奥会

如今,李亚非也将叶雕体验课程送进社区、学校、楼宇,通过兴趣课堂、白领午间一小时等让零基础“小白”上手制作自己的叶雕作品。之所以简化叶雕的步骤,李亚非觉得得先让新手有成就感,“要吸引青少年得先提起他们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深入了解叶雕技艺。”

想到制作冬奥会叶雕作品,李亚非表示,不仅因为秋冬的落叶和冬奥会开幕时间契合,将冬奥场景和元素融入叶子,让被抛弃的树叶化腐朽为神奇,更具观赏性。更重要的是,李亚非是个冰雪运动爱好者。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是溜冰场上的常客,上海有了滑雪场后他就去尝试滑雪,速度和激情带给他无限的愉悦。而后李亚非还前往亚布力滑雪场,见识了真正的雪道,虽然作为初学者容易刹不住车,他就在一次次摔倒中体会滑雪的乐趣。

观看冬奥会比赛项目成了李亚非这个春节期间的“必修课”,“我特别喜欢看短道速滑,讲究飞驰的速度,冰壶要斗智斗勇,自由式滑雪讲求技巧技术。这次本土作战,很期待中国的体育健儿们多多夺金,再创佳绩。”

■08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