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号,一张东莞康华医院的图片在网络上疯传。图片显示,康华医院举行年终总结大会,会场悬挂的条幅内容竟然是:“虎虎声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图片传开后引发了热议,很多人都表示非常震惊,谴责医院毫无医德,有的网友说,这是一不小心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东莞康华医院对“全是钱”一事的解释是这样的:经调查了解,1月21日晚,医院中心手术室部分人员自发组织在某餐厅用餐,为了营造轻松用餐氛围,有护士自行制作了横幅在现场悬挂,横幅内容表述极其不当,严重违背了医院的办院宗旨,经上传到网络后产生了恶劣影响。显然,网民们是不太同意医院这样的“情况说明”。网友们以图为证:“手术室里全是钱”下面落款是“2022年康华医院手术室总结大会”。这样的“总结大会”能够被“自发组织”?让护士单方面“背锅”,显然无法服众。年终岁初,不少单位组织员工按惯例举行年会之类的员工集体会议。其目的在于激励全体员工新年更加奋进。正如医院方面的情况说明所言,医院的有关人员制作“手术室里全是钱”的横幅,可能有调侃、娱乐的性质。然而,这恰恰是寒了患者的心。
要知道这是一家医院的年终总结会上挂出来的横幅啊,很刺激人的眼球啊。什么叫年终总结?那是对一年工作的一个心得体会,你看看这家医院一年的心得体会,就凝结成了那么句话,手术室里全是钱。如果从字面上来看这句话没错,病人进了手术室,躺在病床上,那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每一刀划了下去,确实那都是钱,而且医院说多少钱,病人就得交多少,这时候钱也不是钱了,是救命的纸。虽然现在我们有医保,个人负担是少了点儿,可医院的收入没少,所以手术室里的的确确都是钱。
但医院是什么地方呢?是救死扶伤、救苦救难的地方。为什么把医生叫做天使?因为天使是用爱去抚慰人间疾苦的。手术室里不就是人间疾苦吗?那些疾苦怎么就在天使的眼里都幻化成了钱呢?病人在那儿经历着种种的痛苦和挣扎,天使却把他们的呻吟当成了音乐,随着漫天飞舞的钞票翩翩起舞了。如果天使的关注不在人间的苦难,而只在钱上,那还是天使呢?那是嗜血的魔鬼。现在网络上谴责不断,医院就感到了痛心,就向社会道歉,就要严肃处理人了。实际上,这份痛心如果早有的话,这种横幅它就不会出现。
悬挂如此刺眼的横幅,实在不是医院该有的样子。即便横幅内容只是戏谑调侃,这样的玩笑也并不好笑,甚至会让人觉得,横幅上所写就是医院真实想法的流露。试问哪个患者敢走进“手术室里全是钱”的医院?不见“医者仁心”,只见疯狂逐利,这样将医院描绘成赤裸裸追求利益的场所,完全背离了初心和本质,更损害了社会对医院的认同。医院是有公益属性的,社会也对医院寄予了救死扶伤的道德期待。仁心仁术应是医务工作者的共识,应该成为其价值底色,而不是动辄就用“钱”去衡量生命的价值。道歉是必须的,反思更有必要。手术室里全是钱”的无脑横幅,如此名不副实、德不配位,招致社会的谴责也是必然的。
“手术室里全是钱”,有网友说这是大实话,说出了看病贵的实情。一台手术的费用数以万元计、几十万元计,“手术室里全是钱”,确实如此。作为医院当然希望动手术的人越多越好,他们就能多赚钱,但是“手术室里都是钱”的背后,却是患者的血和泪,有多少人因为看不起病过早地离世,有多少人为了治病到处借钱倾家荡产?即使背负沉重的医疗费用,结果还是没有治好导致家破人亡。
写到这里时,涛哥想到了在一场“国际临床科室管理年会”上,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袁钟发表了《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的主题演讲。我觉得特别合适今天的话题,原文引用一下,我听过一些院长开总结大会的时候说,过去一年,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住院患者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多少,门诊患者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多少,收入又增加了百分之多少多少。我听到这句话赶到很愤怒,这句话是有问题的。那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呢?这不应该是院长说的话,这应该是企业家和商人说的话,院长应该怎么说,我们应该说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人,帮助了多少人减少了医疗费用,我们已经忘记了什么叫做医院,这就是价值观出了问题。
也有医生说自己当医生就是为了赚钱,这本身没有错,但我也想告诉你,如果只想赚钱,千万别当医生,医生要好好儿看病,而不是看患者的口袋,因为有爱,才有了医疗和医院。如果把这个精神泯灭了,那就不再叫医疗,那叫做交易,它不可能有尊严。作为医护人员不能只看到做手术能挣钱,要看到手术室里是患者沉甸甸的救命钱、血汗钱,要看到每台手术的医疗费是患者的沉重负担。正因为“手术室里全是钱”,医生要兢兢业业,秉持生命至上的原则,对手术一丝不苟,不敢愧对这些救命钱。
“手术室里全是钱”,这个条幅挂出来,不应是出于手术能挣钱的沾沾自喜,而是对人命关天与手术费用的敬畏,要以此警醒自己,每台手术都是患者的救命钱,都是患者的血和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拿的这些钱,以此鞭策自己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如此,这个条幅就没白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