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上午启动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上午启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今天上午,第一棒火炬手、年过八旬的罗致焕在火炬传递中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上午启动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本报北京今日电(特派记者 厉苒苒)圣火,凛冽冬日的一束光,一捧暖,生生不息。今天上午,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未来3天,冬奥火炬接力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约1200名火炬手参与这一活动。2月4日,圣火将在国家体育场开幕式现场被点燃,简约、安全、精彩,燃情冬奥一起向未来。

速滑前世界冠军罗致焕成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第一棒,1963年他夺得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子1500米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获得冬季项目世界冠军的中国选手。罗致焕说:“要把老一代精神传承下去。”第二棒与第三棒火炬手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圣火的足迹还将印在八达岭长城、世界葡萄博览园和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等地。火炬接力的路线串联起北京的历史与未来,过去与现在。整个火炬接力,坚持简约精彩、确保安全的原则,并采取展示与接力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使火炬接力体现出简约、自主、更具体验感的特点。

北京冬奥,我们的冬奥,也是全球的冬奥。本次参与火炬接力的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有突出贡献的“不平凡的普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14岁,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57%。火炬手中,还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平均每棒火炬手传递距离约110米。

北京冬奥,竞技的比拼,情谊的相容,文化的互通,世界的目光看过来。本报8位特派记者前往报道北京冬奥,今天分抵北京和张家口,《新冬奥》特刊也于今天推出。“新冬奥”,传承自本报2008北京奥运特刊名“新奥运”。彼时,奥林匹克首度叩开中国大门。从盛夏的北京奥运,到隆冬的北京冬奥,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中国也变得更好了。穿过寒冬拥抱你,看冰雪奇缘,看冬奥盛会。

一份情 读三位写信人的两地书

写给儿女,写给师兄,写给队员……相隔千里,北京的冰、崇礼的雪,上海都懂。3名上海运动员将站上赛场,上海面孔出现在冬奥的各个角落。上海面孔、上海制造、上海助推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初心……冬奥的赛场,上海力量集聚。

一个馆 探营速滑馆“冰丝带”

既有“高颜值”还有“深内涵”,“秀外慧中”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有“最快的冰”。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世界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最快的冰面背后的科技还有更多。

一场赛 看今晚中国冰壶首秀

尽管开幕式是2月4日,但今晚,北京冬奥会的正式比赛就会拉开序幕。冰壶将率先进行混合双人的循环赛。今晚首先亮相赛场的,是中国队的混双选手凌智/范苏圆。曾经于冬奥赛场创造佳绩的中国战将,在家门口的表现值得期待。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