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是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规律
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历法
是中国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准确地说是中国历法的补充历法
据考证,二十四节气,
发源于尧舜时期甚至更早
形成于西汉,完善于清代
走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
学术界将晋南认定为二十四节气的“发端”
晋南翼城历山则为“历法之源”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周而复始,既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也是人们日常预知气候变化晴雨冷暖的参考
我国古人以五天为一候
三候十五天为一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
一年岁流转
……
2016年11月30日
二十四节气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被国际气象界公认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摄影术发明于1839年
历法为华夏文明延续千年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来自历法源头的影像物候报告》
作者李学峰创造性的将历法、物候与影像结合
跨越千年的智慧相交汇
严谨的科学性 赏心悦目的艺术性 于一体
堪称一部“科普摄影作品集”
作者:李学峰
开本:32开
版次:2021 年3 月第2 版
定价:58.00 元
内容简介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来自历法源头的影像物候报告》(修订版)全新上市!该书从中国的历法源头说起,用作者的节气与物候作品和相关阐述科学表现了“历法之源”地的节气与物候景象,图解了中国古代专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等,具有呈现的科学性和标准性。不仅如此,作者还将节气与物候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气象、农事、节日、诗歌、民俗等文化用文字娓娓道来,独具科普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