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宣称,根据其监听到的情报,俄罗斯很可能会在下周发动对乌克兰的再次入侵,卫星图片也表明,集结在乌克兰边境附近的俄军仍在继续增加。尽管克里姆林宫否认了这些说法,称西方是在危言耸听,所谓的入侵是西方针对俄罗斯的舆论战。但包括俄罗斯在内,多个国家正在从乌克兰撤离外交人员,即便是宣称不会发生战争的乌克兰,也正在做着相关准备:多架飞机将大量机密文件从靠近俄罗斯的地区转移到乌克兰西部地区。
按照北约的表态,即便是俄罗斯真的再次入侵乌克兰,北约也不会做出什么动作,不会与俄罗斯这个核大国发生直接冲突。现在,数千名美军正被部署到北约的东欧成员国,这些美军是以空降兵为主的轻装快速反应部队,主要任务也不是与俄军作战,而是应对可能的乌克兰难民潮。西方更倾向于制裁这种低风险手段,威胁“摧毁俄罗斯的经济”,甚至直接制裁俄罗斯总统普京,但这在俄罗斯政府看来跟宣战已经差不多了。
近日,一段视频显示,1架挂载有“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K战斗机飞抵俄罗斯飞机加里宁格勒,这被认为透露了一个关键信号:俄罗斯正在不断增强加里宁格勒的威慑能力,至少是暂时的,如果俄罗斯真的再次入侵乌克兰,威胁欧洲安全局势,加里宁格勒作为俄罗斯抵在欧洲心口上的利刃,将发挥足够的威慑力,不管是阻止北约军事介入,还是阻止西方对俄罗斯发动严厉制裁。
关于加里宁格勒的俄军军事部署,对北约一直是个谜,俄罗斯政府禁止执行《开放天空条约》任务的北约侦察机靠近加里宁格勒,这也是美国政府退出该条约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公开报道,加里宁格勒不仅有一支强大的俄军机械化部队,获得了S-400防空系统和现代化战斗机的保护,而且还部署了“伊斯坎德尔”系列导弹,包括“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和“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这两种导弹具备很强的突防能力,可以携带核弹头,后者的射程则被监测到达上千公里,超过了《中导条约》规定的500公里限制,这也是美国政府退出《中导条约》的主要原因。
现在,俄罗斯向加里宁格勒部署了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K,毫无疑问,其对欧洲的威慑进一步增大了。根据公开报道看,除了可能靠近俄罗斯领海的核潜艇外,北约并未对俄罗斯做出类似威胁,没有在欧洲部署任何形式的陆基中程导弹。
从这个角度说,北约和俄罗斯的互相威慑是不对称的,俄罗斯占据了优势,凭借这种不对称优势,俄罗斯足以让北约在采取行动的时候顾虑更多。当然,这也暴露出了俄罗斯的软肋:除了军事威胁,实在拿不出其他的了,以目前俄罗斯困难的经济状况,如果西方的制裁进一步加强,很可能会发生一些克里姆林宫极不愿意看到的变化,包括可能的革命,俄罗斯国内最近很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