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喜君
来源:好妈好爸好孩子
2月13日晚,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由范可新、曲春雨、张楚桐、张雨婷、韩雨桐组成的中国队摘得铜牌!
赛后,范可新亲吻冰面,微笑离场。令无数人动容。
此前,在2月7日短道速滑晋级赛比赛现场,拿下首金的范可新再次出征。然而作为该项冲金点的她,却留下了遗憾的背影。
加拿大选手突然摔倒,同时将范可新带倒,导致她无缘半决赛。
这一次,没有任何批评,只有惋惜的泪水。
不仅因为范可新已经拿下一枚金牌,更因为范可新的奥运之路,走得太不容易。
还记得夺得首金后,范可新在采访中说:“我等这块金牌,太长时间了,12年了。”
镜头前的她,眼眶含泪,激动万分。武大靖贴心地帮她拉下口罩,那一瞬,她长舒了一口气。武大靖见了,也忍不住哽咽。
这已经是范可新第三次出战奥运,不论是一起训练的队友,还是热心关注的网友,都太清楚,金牌对于范可新的意义,也更清楚,她这12年的圆梦之路,背后付出的艰辛。
01
从捡垃圾到速滑新星
北京冬奥会期间,正逢春节,为了让父母过个舒心年,范可新早早就为父母寄去了新衣、年货。
虽然这些都是普通的年货,对范可新来说,却是小时候梦寐以求的愿望。
范可新出生于1993年,刚上小学时,由于家中生意失败赔了钱,范可新的父母带着女儿一同到七台河投奔亲戚。
那时候,范可新一家只有300块钱,3口人挤在只有6平米的铁皮房子里,吃、住、工作。
父亲靠修鞋挣些钱,但完全不够养家,母亲只能每天带着小可新去捡垃圾。
那时候过年,别说穿新衣,就连大年夜一家人吃的饺子,都是靠邻居接济的。
范可新回忆童年时曾说:“那时甚至买不起裤子,都是妈妈从垃圾堆里捡来,洗净缝补好后,拿给我穿。”
都说,再苦不能苦孩子。
虽然生活很艰辛,但父母还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
当看到小可新活泼好动,手脚灵活,夫妻俩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把女儿送进了舞蹈班。
没想到,刚学习了一个星期,小可新就跑去找妈妈,说自己不喜欢跳舞,不想再学了。
后来,妈妈才知道,是因为舞蹈班里要收150元的服装费,女儿知道爸妈挣钱难,所以才“不想学”了。
孩子的懂事,戳疼了父母的心。
让全家惊喜的是,没过多久,范可新遇到了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一天,短道速滑教练马庆忠,正带着队员们在体育场训练。
一位邻居阿姨带着活泼好动的小可新去看热闹。到了冰场,看到队员们滑冰,小可新喜欢极了,跃跃欲试。
这个身体灵活、眼里有光的小女孩引起了马教练的注意,一番测试后,发现她的身体条件很不错,当即想收下她。
这让小可新又高兴又担心,能学滑冰是好,但学费是难题,不说别的,仅仅一双冰刀鞋就抵得上全家人一年的生活费。
幸运的是,在了解到她的家境后,马教练说:“你要是刻苦训练,我就不收钱!”
小可新自是欢欣雀跃,用最大的努力去练习,马教练也说话算话,不但不收学费,到了冬季上冰的时候,还花150元给她买了一双二手冰鞋。
有了教练的支持,小可新练得更加卖力了。
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天不亮就上冰,训练到天黑才回家。
“有的孩子到了5点就走了,甚至提前下冰,可新却说,‘妈妈我再多滑个3圈5圈10圈的’......就是想多练会儿。”她小时候训练的情景妈妈回忆起来犹如昨日。
“下午1点到3点上课,3点到5点训练,练完再补习功课,6点回家吃了饭,倒头就睡。一年一年,就这样坚持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03年,范可新被哈尔滨的孟庆余教练选上,来到了哈尔滨训练基地。
第二年,她就在全国小学生短道速滑比赛中获得了500米、1000米、技术滑等多项第一。
随着比赛越来越多,范可新慢慢地懂得,滑冰滑好了,还可以进国家队,可以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比赛,获得金牌不仅能为国争光,也能不再让爸妈那么辛苦。
看到女儿如此认真懂事,又有天赋,范可新的父母既欣慰又心疼,更加起早贪黑,努力挣钱,支持孩子的梦想。
就连在老家的哥哥,也决定外出打工,和爸妈一起支持妹妹滑冰。
家人的合力托举,教练的辛苦栽培,范可新都放在心里,将它们融在努力的汗水里。
就这样,她一路从七台河滑到哈尔滨,从冰雪分校滑进省队。2009年成功入选国家青年队,2010年,正式进入国家队。
同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短道速滑世界杯上,范可新和队友周洋、刘秋宏、张会夺得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为世界冠军。
梦想的力量就是这样强大,不仅能让人熬过生活的苦,还能给你成功的甜。
就算起点再低,梦想也能带你攀登人生的高峰,关键是你能否经受梦想的考验。
02
任何苦痛在梦想面前都不值一提
赛后采访中,范可新的一句话,曾让无数网友泪奔。
她说:我们从早到晚刻苦练习,每天下冰的时候,嗓子都干得咯血。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是范可新为梦想拼搏的每一次。
备战期间,训练受伤在所难免。即便骨头肿了,范可新也只说是轻伤不下火线,从未放松过每一次训练。
看到这里,远在东北的聂桂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女儿训练有多刻苦,当妈的最清楚。
“一天晚上,我给可新换内衣,发现她胳膊、腿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双脚有几处磨破皮结了痂,有的地方已经化脓。”聂桂玲说。
看到妈妈心疼的表情,可新只是一边喊着坚持要练,一边钻进被窝,不再让妈妈看。
本以为训练已经够苦,没想到,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2008年1月,在齐齐哈尔市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冬季运动会上,被教练们寄予厚望的范可新竟一无所获。
原来,那段时间,她常常感到头晕无力,平时训练总觉得腿使不上劲儿,但好强的她从来没和教练、家人提过,一直咬着牙坚持参加比赛。
等到假期回七台河时,范可新连楼梯都爬不动了。
聂桂玲带她看遍了市里的几家大医院,被确诊为严重的青春期缺铁性贫血,这和她长期营养不良及超负荷大运动量训练有很大关系。
医生们一再叮嘱,从目前的身体情况看,绝对不能再训练了。
不能训练,就意味着滑冰被判了“死刑”,范可新的冠军梦也就此破灭。
不愿放弃的范可新着急证明自己,扶着门框,硬逼爸爸骑到自己的脖子上,做了几个蹲起之后,又让爸爸再扛上一袋大米,就在这时,她一头栽在地上。
即便如此,她依然苦苦哀求:“我要滑,我一定要滑!”
关键时刻,马教练把范可新接到自己家中,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她进行食补。
范可新一面治疗恢复,一面咬牙坚持训练,扛过一阵阵晕眩,努力提高身体素质,终于成功回到了赛场。
曾经和她一起滑冰的小伙伴,很多人因为嫌累、怕疼,放弃了,唯有她,咬紧牙关一路滑到了国家队。
训练期间,范可新曾12年没回家过年。
聂桂玲夫妻忍着思念,默默努力赚钱养家,为女儿减轻负担,送上温暖鼓励。
有句话说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自古以来,能梦想成真的人未必都是天赋异禀,但一定是坚毅、努力的人。
而每个成功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对同样坚毅努力的父母。
都说,父母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教科书。范可新的坚毅、努力,同样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纵然再艰难,聂桂玲夫妻也从未放弃努力生活,范可新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从没失去过信心和追逐梦想的力量。
因为对她来说,全家人一起努力,再苦也是甜;为梦想拼搏,再累也心安。
03
努力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有一句话这样说:只要勇于拼搏,任何逆境都能成为加速进步的契机。
范可新便是如此。
因为尝过生活的苦,她更懂得梦想的珍贵,更珍惜每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正式进入国家短道速滑队后,她发现周围全是顶级高手,相比之下自己的差距太大了。
尤其在力量训练时,大队员蹲起训练负重100公斤以上,范可新只能负重50公斤。大队员静止蹲90度角5分钟,她只能蹲到一分钟。
范可新心里十分着急,压力也特别大。
不服输的她一面虚心请教,一面咬紧牙关,不断给自己增加训练强度。
白天冰场练习人数多,时间有限,范可新就半夜起来上冰练习。
睡得晚了,担心赶上不上第二天早课,睡觉也不脱衣服。
就这样,范可新短短一年就进步飞速。
在2011年英国谢菲尔德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上,以44秒620夺取女子500米金牌,并与队友配合又在女子3000米接力获得金牌,一战成名。
随后又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女子1000米银牌,并获得2014年世界杯盐湖城站500米比赛金牌,还以42秒504改写了王濛保持的世界纪录。
自此,范可新在冰上“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不仅个人实现了“三连冠”,还将个人世锦赛500米冠军总数提升至5个。
战功赫赫的范可新,终于凭着自己的拼搏和努力,成为了继王濛之后,中国女子短道速滑的接班人。
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范可新却凭着对梦想的执着坚持,硬是一步步从垃圾堆,走到了奥运冠军的领奖台。
除了赛场圆梦,范可新也实现了和家人一起幸福的梦想。
训练之余的全部时间,她几乎都和家人待在一起,陪母亲逛逛街,和父亲一起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对全家来说,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温馨时刻。
都说:努力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拼搏流下的汗,每一滴都发光。
深表赞同。
正是这一步步的前进,让勇者登上梦想高峰。纵然起点再低,未来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