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以及雨量的增多,还表示气温的升高,相对于雨水之前的天气来说,雨水之后会有回春的感觉。
虽然春回大地,但寒意未消,时常也会给人忽冷忽热的感觉,此时如果不注意养生,是很容易患流行性疾病的。
雨水养生:吃三食
1、吃韭菜
春季气候忽冷忽暖,需要保养阳气,常吃韭菜则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宜人体阳气。
韭菜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是富含营养的佳蔬良药。
韭菜叶热根温,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韭菜中的植物性芳香挥发油、硫化物、纤维素等成分,具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并能降低血脂,对高血脂及冠心病有好处。
2、吃红枣
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而且春天户外活动较多,需要的热量也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吃太油腻的肉食。
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吃红枣是很棒的选择。
3、吃樱桃
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樱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其铁的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
雨水节气吃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
不过樱桃属火,不可多食。吃不了樱桃的话,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雨水养生:做三事
1、要春捂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上体无妨略减,以养阳之生气。
此节气之时,尽管天气没有深冬那种“刺骨严寒”,但乍暖还寒、忽冷忽热更要格外注意,穿衣着装要谨记“春捂”原则,以防气温变换引起风寒感冒。
2、保持好心情
“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这些都是不良情绪对肌体所造成的影响。
在雨水时节,空气湿润,降雨增多,这些往往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脾胃。为了不伤及脾胃,我们应该学会调整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3、起居跟着太阳走
跟着太阳走的意思,就是晨起夜卧,天睡我睡,天醒我醒。
早晨最好不要赖床,起来喝杯热茶,在室内做缓和的锻炼,或者出门晒晒太阳,走动走动,都对身体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