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约为2.64亿人,占比18.70%,相比2010年,老龄人口上升5.4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养老压力将非常大。为此,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虽然人们始终争论不断,但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这不,刚进入2022年,江苏省就率先规定了延迟退休政策。1月30日,江苏人社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
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本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意味着延迟退休真的来了,而这几件事建议大家提前了解。
第一,女灵活就业者退休年龄有变化
我们都知道,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女性年满55周岁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相较于女职工50周岁退休来说,还是非常吃亏的,不过在新《办法》中,女灵活就业者的退休年龄有了新调整。
如果以前曾为原固定工,或者原在国有企业工人岗位上工作且在原劳动保障部劳社部发〔2001〕20号文件下发之前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或者50周岁时曾在用人单位工人岗位上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合计满15年的女灵活就业者,将可按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
虽然提交各项材料的时候可能会非常麻烦,但这对灵活就业女性来说,不仅大大减轻了她们的缴费压力,同时还能提前退休,多领5年养老金,无疑是实打实的利好,非常人性化。
第二,有效弥补部分人缴费年限不足的情况
领取养老金,除了要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外,同时还要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才可以,有的人由于参保时间晚,或者中间有过长时间断缴经历,那么很可能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后,却无法获得养老金领取资格,而且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早已取消了一次性补缴机制,因此,延迟退休可以有效弥补这类人社保缴费年限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很好的保障人们的相关权益,工作生活更安心。
第三,提高月基本养老金额度
相信每一位参保人都明白,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根据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可知,计发月数与养老金额度成反比,计发月数越短,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而计发月数与参保人的退休年龄挂钩,如果50周岁退休,那计发月数就是195个月,如果60周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39个月,如果是62周岁退休,计发月数则是125个月。
所以,延迟退休不光能有效延长人们的参保缴费时间,同时还能为个人账户累计更多缴费金额,这意味着,你在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待遇会更高,老年生活质量会更有保障。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3428261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