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字节跳动28岁员工猝死”话题登上热搜。
微博截图。
最新消息显示,在抢救41个小时后,该员工不幸离世。字节跳动内网发文截图显示,该员工在健身房运动时举止异常,由教练拨打120叫来急救人员到场救治后送上救护车。
字节跳动公司内网发文截图。
近年来,猝死的案例越来越多……
半个月前,“B站向猝死员工的家属致歉”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位。和家属沟通好善后事宜后,B站称,将用最大力度扩招审核人员,降低人均工作压力。
微博截图。
2022年年初,河南55岁医生因劳累过度,猝死在抗疫一线。
微博截图。
去年年末,一高三学生在跑操时突然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引发全网热议。据悉,医院检查孩子中度贫血,缺钾,死因是心脏停搏。
微博截图。
“猝死”这个词反复出现在公众视野,刺激人们的神经,让人惋惜的同时也值得警示。
根据2009年11月中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我国每年因猝死而丧失生命的人数高达54.5万。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猝死案例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就算看起来非常健康,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也有可能突然发生心脏停止的现象。
猝死为什么会盯上年轻人?熬夜或引发猝死,补觉有没有用?到底出现哪些信号我们应该警惕?平时又应如何预防?了解这些,关键时刻能救命!
猝死不是中老年人“专利”
猝死人群按年龄可分为45岁以下的青年和45岁以上的中老年。先天、遗传或基础性疾病是45岁以下青年发病的主因,如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或突发高血压导致动脉瘤破裂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发生猝死或者心梗的情况也越来越年轻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猝死的发生率约70万左右,4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逐年增加,年龄不再作为发病的绝对诊断依据。
图片来源:新华社
猝死在临床上能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近年来心源性猝死也逐渐年轻化。
2015年发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的《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1-50岁的男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案例数最多,“小于20岁”和“21-30岁”年龄组也分别有32例和59例。
《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显示,影响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激动(25.66%)和劳累(24.53%)。
经常熬夜,情绪容易激动,长时间过度劳累,有猝死的家族史的年轻人的猝死风险极高。因此“过劳死”也有一定的道理。
而冬天,尤其是12月,是心梗、心绞痛的爆发期,也极易出现猝死。凌晨2点~4点这一时间段也是猝死高发时间段,三成的心梗患者都在凌晨4点左右发病。
若年轻人存在反复不明原因的晕厥或家族有猝死性的先例,需要警惕猝死的风险。
熬夜增加猝死风险,补觉有没有用?
猝死从医学定义上讲,是指患者发病(有不舒服的感觉)一个小时内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有资料显示,突发死亡中约70%和心脏疾病有关,约20%和颅内出血有关,约10%和肺栓塞有关,非常少数与其他疾病有关。
熬夜是导致猝死的诱因,更是诱发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长期熬夜会导致内皮细胞受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会加重对其功能的影响,而不断地熬夜、兴奋、紧张无异于雪上加霜,大大提高了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熬夜不怕,我可以再补回来,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病中心学科带头人金泽宁说,觉不能以“补”的方式来解决。
图片来源:新华社
熬夜不单单是睡眠时间的减少,更多是指睡眠质量不高,生活节奏发生变化。身体有较为固定的日夜活动规律,大约晚上11点左右分泌褪黑素,迷走神经开始兴奋,心跳变慢、血管舒张、唾液腺、汗腺分泌减少,进入低代谢状态;而凌晨三四点或更早些,迷走神经系统开始向交感神经系统过渡,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逐步提高,心跳缓慢增快,虽然身体仍处于睡眠状态,但已转变为浅睡眠。
补觉看起来好像是睡了和夜晚同样长的时间,但如果睡眠周期变为凌晨3点到下午3点,体内的激素水平就会发生改变,整个人看起来就会很没有精神。因此,睡眠时间的长短不是机械性的累计,睡在正确的时间点才是最重要的。
猝死前有哪些信号?如何急救及预防?
猝死就像一个隐形的嗜血杀手潜伏在人们身边,让人防不胜防,但它并不是毫无征兆的。猝死前身体会有哪些症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熊秀峰说,出现以下6种情况,要高度警惕发生猝死的可能。
1.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可能患有冠心病,随时可能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心慌: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心跳过缓: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心脏起搏细胞发起的,严重时会引起心脏停搏。老年人通常活动量较少,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
4.晕厥: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很多晕厥是由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修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
5.不明原因的疲乏: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剧,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卒中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发生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意。
如果发现身体开始出现症状,急救措施有四点:
1. 静。不要慌乱,应该镇静、安静并保持冷静。
2. 卧。如果身体突然不舒服,应该原地休息,不要走动,全身放松,采取舒适的体位。
3. 服药。若患有慢性疾病,应立即服药缓解。
4. 打急救电话。一定要在原地等待,不要自己去医院,很有可能在途中发生室颤。
猝死发生前如何急救?平时如何预防猝死?
1. 饮食均衡,良好作息,不要熬夜。熬夜极易引起心源性猝死,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
2.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在体力负荷过大的时候,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
3. 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极易猝死。
4. 避免长期吸烟和酗酒。这些坏习惯会加大心肌坏死的风险,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造成猝死。
5. 定期体检。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冠脉CT和冠脉造影可以确定冠脉动脉起源异常的隐患。
(原标题《痛心,字节跳动28岁员工离世!猝死真的毫无征兆吗?》)